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2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探讨人卵巢癌组织中斑点状蛋白(SPOP)的表达及对其卵巢癌细胞生物行为学的影响及相关机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正常卵巢组织10例、卵巢癌组织90例的组织芯片中SPOP的表达;体外培养永生化人卵巢癌细胞株OVCAR-3、SKOV3及永生化的人卵巢表皮上皮细胞株HOSE,RT-PCR、WB检测3种细胞株SPOP的表达。用慢病毒稳定转染OVCAR-3、HOSE细胞株,构建过表达、敲低SPOP的细胞株。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后细胞株的凋亡,CCK8检测转染后细胞株的增殖情况,Transwell小室检测转染后细胞株的迁移侵袭情况。WB检测转染后细胞株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组织学免疫组化评分显示卵巢癌组织染色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细胞学实验显示,成功构建过表达、敲低SPOP的OVCAR-3细胞,过表达组、过表达空载组、敲低组、敲低空载组细胞凋亡及增殖能力无明显差异;各组细胞迁移及侵袭结果与空载组有明显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表达组细胞P-GSK3β(Ser9)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敲低组(p0.05),MMP-9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敲低组(p0.05)。SPOP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上升,且具有促进卵巢癌细胞迁移侵袭的作用,其调节机制可能与p-GSK3β(Ser9)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2.
用玻璃微电极记录大鼠跨附睾上皮细胞电位差。附睾头,附睾体和附睾尾的电位差分别为-5.61±0.42,-4.36±0.38和-4.12±0.23毫伏,腔内为负(均值±S.E.)。用接近生理渗透压(360 mOsm/kg·水),含2%硝酸镧示踪物的灌流液分别从大鼠精索内动脉和附睾管腔内灌流,观察到附睾上皮细胞之间的各种结构形式的连接复合体是血一附睾屏障的超微结构位点。证明小分子的硝酸镧可以通过五合式或纤维式的连接结构,但不能通过附睾上皮细胞间的桥粒复合体和间隙连接。并从生理学和形态学上均证明有血-附睾屏障的存在。棉酚处理后(30毫克/公斤体重/日),附皋的跨上皮电位差的绝对值降低。附睾头,附睾体及附睾尾分别为3.58±0.23,4.13±0.27和3.03±0.18毫伏,腔内为负。其中附睾头与附睾尾的电位变化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附睾上皮细胞对硝酸镧的通透性也稍有增加。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慢病毒转染SPOP基因后对滋养层细胞HTR8-SVneo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机制,分别构建过表达和敲低SPOP基因的慢病毒载体,转入到HTR8-SVneo细胞中。分别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的荧光效率。用qRT-PCR法检测感染病毒后的细胞中SPOP mRNA的表达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SPOP、PTEN、AKT、p-AKT、GSK3β、p-GSK3β和GAPDH的表达量。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活力,Transwell小室法检测各组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显示,在HTR8-SVneo、JAR和JEG3这3种滋养层细胞中,HTR8-SVneo细胞中SPOP蛋白表达相对最高。HTR8-SVneo细胞经慢病毒转染后,与对照组比较,过表达组中SPOP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PTEN蛋白表达量升高,而p-AKT和p-GSK3β表达量降低,细胞的侵袭能力明显下降(p0.05),细胞增殖活力无明显变化。相反,敲低组中SPOP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PTEN蛋白表达量降低,p-AKT和p-GSK3β表达量升高,细胞的侵袭能力和增殖活力均明显增强(p0.05)。研究结果表明,慢病毒转染SPOP基因可以影响滋养层细胞HTR-8/SVneo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PTEN/AKT/GSK3β信号通路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4.
有关对支持细胞功能的研究也是有助于棉酚的抗生育原理的研究。本文通过测量支持细胞分泌量和分泌特异蛋白,即雄激素结合蛋白(ABP)的研究,探讨棉酚对支持细胞功能的影响。实验采用成年雄性Wistar大鼠,每日喂服醋酸棉酚30毫克/公斤体重,共喂服8周。通过收液量的测定证明棉酚降低了睾丸分泌液量(0.024±0.006克/克睾丸组织/小时-0.013±0.002克/克睾丸组织/小时,均为平均值±标准误)。本实验又采用平衡态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得喂棉酚动物雄激素结合蛋白与[~3H]双氢睾丸酮的结合活性较对照组为高,并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另外,实验所用的收液法,即由外睾丸网做插管收集睾丸液略不同于常规所用的收液方法.与Tuck等人(1970)所采用的收液法进行比较,本方法简单,收液量多,收液无血浆和组织间液成分的污染。  相似文献   
5.
在超微结构水平上研究大鼠附睾的离子转运机制,确定离子主动转运相关的钠-钾三磷酸腺苷酶(Na-K-ATPase)的分布。结果表明大鼠附睾上皮细胞具有二类NPP酶活性,即依赖于钾的,对乌巴因敏感的和对Levamisole有抵抗作用的K-NPP酶;不依赖于钾的,对乌巴因不敏感的和对Levamisole有抵抗作用的非K-NPP酶。K-NPP酶只分布在大鼠附睾各段和输出小管近段的主细胞基底膜与侧膜上,非K-NPP酶分布在主细胞的高尔基氏体、内质网膜和致密体上。附睾上皮细胞中的基底细胞、晕细胞和亮细胞均缺少酶的分布。低钾液附睾组织灌流和用棉酚处理动物,均使非钾-NPP酶活性增强,对K-NPP酶活性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