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研究多孔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骨修复材料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复合基因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后的成骨能力的变化,探讨加速nHA/PA66人工骨与受体骨愈合的方法。方法:选用新西兰大白兔双侧桡骨制作骨缺损模型,将nHA/PA66/rhBMP2复合材料植入左侧骨缺损处,右侧骨缺损以nHA/PA66植入作为实验对照,另做不植入任何材料的骨缺损空白对照。在1、2、4、8、12周各时相点分别进行大体观察、X线照片、组织学切片、免疫组化原位杂交进行检测图象分析。结果:nHA/PA66/BMP2与nHA/PA66组骨缺损均完全修复,而空白对照组骨缺损未见修复;2周时nHA/PA66与nHA/PA66/rhBMP2两组间原位杂交阳性细胞表达有统计学意义( P<0.05), 4周时nHA/PA66与nHA/PA66/rhBMP2两组间原位杂交阳性细胞表达无统计学意义( P>0.05),2周及4周实验和实验对照两组分别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nHA/PA66/rhBMP2组较nHA/PA66组可加速人工骨/植入体/受体界面骨愈合。 结论:多孔nHA/PA66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复合具有诱导成骨活性的rhBMP2后,增强了早期成骨能力,加速了其与受体骨的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型载银纳米抗菌复合骨填充材料(TiO2-Ag-nHA/PA66)的体外抗菌性能。方法采用抑菌环试验及菌落总数测定法检测不同纳米抗菌复合骨填充材料(A1、A2、A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菌的体外抗菌效果;扫描电镜观察其对细菌的抗粘附作用。结果抑菌环试验显示,不同载银纳米抗菌复合骨填充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均形成明显的抑菌环,以作用24 h抑菌环直径最大,并随作用时间延长,抑菌环直径逐渐缩小。其中银含量为0.64%(质量比)的材料A3的抗菌作用最明显,持续时间最长,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抑菌作用持续时间分别达到33 d和24 d;菌落总数测定法显示细菌与材料A3接触24 h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抗菌率分别为94.18%和85.96%;扫描电镜发现载银材料能够明显减少细菌在材料表面的粘附。结论载银纳米抗菌复合骨填充材料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菌有明显抗菌作用,为其应用于慢性骨髓炎术后骨缺损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探讨血清病动物激素性骨坏死的发病机制。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分为三组,A组联合应用马血清和地塞米松磷酸钠诱导骨坏死模型,B组单纯应用地塞米松磷酸钠,C组应用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对三组实验兔股骨头进行HE、MRI观察,并对各组兔的血脂、AST和ALT进行检测,分析比较。结果A组出现了典型的股骨头缺血坏死改变,血脂、AST和ALT与另外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单纯应用激素组和对照组未出现股骨头缺血坏死。结论运用马血清和地塞米松磷酸钠可成功诱导出兔骨坏死模型,血管炎、血脂代谢异常和肝功能损害共同导致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生,短期应用大剂量激素难以诱导出骨坏死模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