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1.
目的:观察游离植皮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acuumsealingdrainage,后文简称VSD)对骨科创面的疗效,并与植皮后传统加压包扎相比较,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对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骨科2008年3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65例感染创面病例采取手术清创后予VSD引流,合理应用抗生素,创面感染得到控制后,创面干净,肉芽生成良好,外露的肌腱、骨膜表面有新鲜的肉芽组织覆盖,达到植皮的要求后,随机分成两组,其中30例(实验组)采用游离植皮联合VSD法闭合创面,35例(对照组)采用游离植皮加压包扎植皮区,对两组术后的平均换药次数、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植皮成活率情况、平均住院时间(植皮后)、平均抗生素应用次数(植皮后)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对此两种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植皮联合VSD组与植皮加压包扎组,在平均换药次数、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植皮成活率、平均住院时间(植皮后)、平均抗生素应用次数(植皮后)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创面达到游离植皮条件后,游离植皮联合VSD负压引流可以促使皮片黏附,保持创面洁净,避免皮下渗液积聚,有利于皮片的存活,与植皮加压包扎组相比,减少了平均换药次数,缩短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植皮后),减少抗生素平均应用次数,提高了植皮成活率,说明游离植皮联合VSD组优于游离植皮加压包扎组,游离植皮联合VSD法治疗骨科创面有显著疗效。该手术方法操作简单,术后护理方便,是一种较理想的植皮后的固定方法,有利于创面的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王建杰  罗文哲  董航  姜广宇  王茉琳 《生物磁学》2014,(9):1756-1758,1789
当前,人们的健康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和期望也发生了变化。然而,医学教育长期以来过分注重医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这使得医学生缺乏爱伤观念,对待病人冷漠、和不负责任,功利心较重,缺少奉献精神,从而加剧了医患关系紧张。因此,把医学生人文教育渗透到医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过程,使人文素质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完美的整合,才能培养出同时具有精湛医术和人文智慧、德才兼备的医生。医学免疫学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是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之一,也是医学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主干课程,其理论和实验技术发展迅猛。本文从医学免疫学专业理论课、实验课、考核等不同环节探讨了人文素质教育和医学免疫学专业教育的整合,进一步地寻找医学免疫学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全面提高提供有益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常规心电图检测左心室高电压和左心室肥厚与血压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9年1月~2009年12月门诊及住院就医的各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2例临床资料,并与同期76例健康体检者对比.结果:高血压组心电图对左心室肥厚的检出率为15.22%,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x2=19.07,P<0.01);高血压组心电图对左心室高电压的检出率为20.65%,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x2=4.23,P<0.05).高血压组左心室肥厚率随着病情的加重逐渐加重,各级之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心室高电压情况各级之间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与病情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心电图监测左心室肥厚和左心室高电压,简便易行,高血压患者应定期复查心电图,发现异常,积极降压等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地震伤皮肤或软组织损伤创面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5月至2008年7月我院8例有皮肤、软组织损伤及伤口感染的四川地震伤员,采用封闭式持续负压引流治疗.结果:VSD治疗时间为7-27天(平均12.8天),行游离植皮、带血管蒂皮瓣转移或直接缝合修复创面.其中3例因气性坏疽截肢术后、创面不规则伴随骨外露及感染,行多次负压引流,最后行皮瓣转移及游离植皮修复创面.结论:与传统的引流及创面处理方式相比.VSD能消除感染,充分引流和刺激创面肉芽组织快速生长,促进创面愈合,在地震伤创面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游离植皮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acuumsealingdrainage,后文简称VSD)对骨科创面的疗效,并与植皮后传统加压包扎相比较,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对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骨科2008年3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65例感染创面病例采取手术清创后予VSD引流,合理应用抗生素,创面感染得到控制后,创面干净,肉芽生成良好,外露的肌腱、骨膜表面有新鲜的肉芽组织覆盖,达到植皮的要求后,随机分成两组,其中30例(实验组)采用游离植皮联合VSD法闭合创面,35例(对照组)采用游离植皮加压包扎植皮区,对两组术后的平均换药次数、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植皮成活率情况、平均住院时间(植皮后)、平均抗生素应用次数(植皮后)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对此两种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植皮联合VSD组与植皮加压包扎组,在平均换药次数、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植皮成活率、平均住院时间(植皮后)、平均抗生素应用次数(植皮后)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创面达到游离植皮条件后,游离植皮联合VSD负压引流可以促使皮片黏附,保持创面洁净,避免皮下渗液积聚,有利于皮片的存活,与植皮加压包扎组相比,减少了平均换药次数,缩短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植皮后),减少抗生素平均应用次数,提高了植皮成活率,说明游离植皮联合VSD组优于游离植皮加压包扎组,游离植皮联合VSD法治疗骨科创面有显著疗效。该手术方法操作简单,术后护理方便,是一种较理想的植皮后的固定方法,有利于创面的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