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黑腹果蝇作为遗传学研究中重要的模式生物,其科研价值一直备受瞩目。目前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少有利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的案例,其主要原因是:果蝇培养、果蝇相关实验的具体操作在中学教材中未提供成熟的、适宜在中学实验室中操作的方法。针对上述问题,探索出了在中学实验室中进行果蝇饲养的条件,以及适合中学生的果蝇成虫麻醉方法,使果蝇成为"观察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实验中较为理想的昆虫材料之一。  相似文献   
2.
创新精神是人类最可贵的品质之一 ,从人类历史发展看 ,创新是使人类的各种梦想得以实现的源泉 ;就个人发展而言 ,创造能力的高低将成为 2 1世纪衡量人才素质最重要的一个标准。然而 ,现今的中学生物学教材、教法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训练学生的创造能力方面有待加强。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发展学生的新创意识成为生物学教师亟待解决的一大课题。发展学生的新创意识有两个层面的含义 ,一是要使学生有创新的愿望或习惯 ,即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是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尽可能展现其新思路、新方法甚至新发现 ,即创造能力的训练。1 师生观念的转…  相似文献   
3.
荆林海 《生物学通报》2011,46(11):21-23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是《必修2遗传与进化》中“2.6生物的进化”的实验。观察和实验是自然科学的两大基石,数学则是科学的皇冠,本实验实质上是一个运用数学进行的一个思维探究实验.使学生能较充分地感悟生物学科作为一门自然科学课程。在其研究过程中运用数学方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荆林海 《生物学通报》2011,46(10):23-25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是必修2“遗传与进化”中的实验,教学中做的频率不高,主要原因是教师感觉本实验对高中生而言过于简单,属模仿水平的操作性实验,价值不大。  相似文献   
5.
6.
赵荻  荆林海 《生物学通报》2014,49(10):27-30
"观察验证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的实验往往受条件限制,如装置中使用的异型玻璃管过多,教师通常不会作为分组实验而是改为演示实验让学生在课堂中做;有的时候学生还会因操作失误出现误吸石灰水的情况,也给教师调控课堂带来一定的影响。介绍了简易吹气法、气球法、塑封袋法、排水取气法、气体检测管法、溴百里酚蓝指示剂法和酚酞试剂法,以期为大家提供更多的实验教学策略,结合学校特点开展适宜的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7.
生命体作为一个耗散体系,需从环境中不断输入负熵以维持其高度有序状态.而生命体的内、外环境随时处在变化之中,这些变化的信息不断对机体施加影响。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生命体通过一定的调节机制,在各个器官的协同作用下,使机体保持稳态,以适应多变的环境。  相似文献   
8.
编者按当前不少生物教师对于如何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加强科学素质的培养和科学方法训练等,感到比较困惑。北京101中荆林海老师在“环境污染”一节课中的做法,无疑对生物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均有一定的启迪。我在初中生物教材(人教版)第二册“环境污染”一节的教学上做了一些尝试,下面是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实录。1教学过程引言:近百年来,人类科技得到空前的发展,这给我们一个错觉:似乎人类可以高忱无忧地迎接新世纪的到来。但事实并非如此。在经济繁荣的背后地球环境已出现危机。引出本节课题并板书:环境污染1.地球——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