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08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鮋形目两种鱼的染色体组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活体注射秋水仙素制备鱼类肾细胞染色体的方法,对 形目的许氏平 Sebastesschlegeli(Hilgendorf〕和欧氏六线鱼HexagrammosotakiiJordan&Starks的染色体组型进行了初步研究。许氏平 的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48,其中一对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其余全部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一对端着丝粒染色体具随体。欧氏六线鱼2n=48,3对中部着丝粒染色体,10对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8对亚部着丝粒染色体和3对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其中1对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具随体。  相似文献   
2.
动脉粥样硬化与清道夫受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脉粥样硬化是最重大的疾病之一,是心脑血管病的主要病理基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清道夫受体在胆固醇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清道夫受体是一类结构多样化的糖蛋白受体,具有广泛的配体谱和功能.已知清道夫受体与动脉粥样硬化、宿主防御、细胞粘附、细胞增殖以及细胞凋亡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关系.文章就近几年来有关该受体的结构、分布、表达调控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中作用作一综述,以探索防治途径.  相似文献   
3.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ecithin:cholesterol acyl transferase,LCAT)是体内脂蛋白代谢的关键酶之一,它主要参与HDL的成熟过程和胆固醇逆转运过程。LCAT基因突变导致LCAT缺乏及活性下降,可引起2种疾病:家族性LCAT缺乏征(familiar LCAT deficiency,FLD)和鱼眼病(fish-eyedisease,FED)。目前,对于LCAT的活性及功能已经有了较深入的研究,但对于LCAT的结构(尤其是三维结构)及其基因调控与突变研究的不多,本文除了对人LCAT的结构和功能做基本介绍外,着重阐述LCAT基因表达及其突变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范春雷  Glibert.P.M 《生态科学》2003,22(3):199-204,212
1998年春末夏初,在美国的切萨皮克海湾的Choptank河出现了由微小原甲藻引发的大规模的赤潮。我们做了一系列与该藻赤潮发生机制有关的生理学特征实验。其中与氮吸收有关的生理学参数被应用于微小原甲藻赤潮发生动力学模型。为说明几个关键的生态及生理学过程在微小原甲藻赤潮发展和持续过程重的重要性,我们用该模型测试了几个关键过程点。模型测试的结果表明,河流输入充足的氮源是引起微小原甲藻赤潮的关键因素,而输入营养盐的组成结构对赤潮的发生并不起主要作用。然而在赤潮形成后,赤潮的维系依赖于还原态的氮源。在赤潮的维持过程中,微小原甲藻的倾向于吸收还原态的氮源的生理学特征起了很大作用。模型进一步表明微小原甲藻在低光照或黑暗条件下对氮的吸收仍然保持相当的吸收速率有利于该藻赤潮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脂蛋白脂酶(lipoprotcin lipase,LPL)是脂质代谢的关键酶,主要水解甘油三酯,在乳糜微粒及极低密度脂蛋白的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该酶的缺乏或活力异常,与血脂异常、代谢综合症、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子痫前期等疾病有一定关系.一些具有调脂作用的中药能够影响脂蛋白脂酶的活力或表达.  相似文献   
6.
壳聚糖/海藻酸钠生物微胶囊作为一个优良的缓释给药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机械强度,原料易得、价格便宜,制备工艺简单且可工业化生产而倍受国内外从事生物微胶囊研究的学者关注.本文综述了壳聚糖和海藻酸钠的理化性质、生物微胶囊制备原理和方法以及其在中药提取物缓释制剂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8.
姜黄素现代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黄素是从姜黄属的姜黄中提取的一种醇类物,是唯一一种具酚基和醌基的天然药物。姜黄素毒性低,耐受性好,具有抗氧化、抗炎、降血脂、抗肿瘤、抑制血管增生,保肝等药理作用,特别是抗肿瘤作用,因此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对其理化性质,药效及毒性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水库的蓝藻污染状况与水质评价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于2000年的丰水期和枯水期对广东省19个大中型水库的浮游植物状况进行了调查,并根据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多样性指数、蓝藻污染状况和营养状态指数对水库的水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水库为蓝藻型水体,优势种类主要是能产生毒素的微囊藻类,而且蓝藻种类数和细胞密度与水库水质密切相关。蓝藻细胞密度和百分比分别为0.1×104-6728.4×104 cellsL-1和0.53%-99.2%。大部分水库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属于中营养型;东江流域的新丰江水库和白盘珠水库水质优良,为贫营养型;而位于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地区的鹤地水库、石岩水库和契爷石水库已受到严重污染。东江流域和北江流域水库水质普遍较好,而粤西沿海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水库则污染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