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枸骨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植物名称枸骨(flex cornuta Lindl.eX Paxt.),别名鸟不宿,猫儿刺. 2材料类别种子. 3培养条件种胚萌发培养基:(1)I/2MS GA,1.0mg·L-1(单位下同);壮苗培养基:(2)MS BA 1.5 NAA0.5;不定芽诱导培养基:(3)MS BA 2.0 NAA 0.1;增殖与继代培养基:(4)MS BA 3.0 KT 0.5 IBA 0.5;(5)MS BA2.0 KT0.5 113A0.5;生根培养基:(6)I/2MS IBA 0.2 NAA 0.2.以上培养基都加入3%蔗糖和0.7%琼脂粉,pH 5.6~5.8,高压锅121℃灭菌15 min.培养温度为(25 2)℃,光照强度为加40~50μmol·m-2·s-1,光照时间为14 h·d-1.  相似文献   
2.
羊蹄甲种间杂交不亲和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花粉活力测定和荧光显微技术对南非羊蹄甲与湖北羊蹄甲种间杂交不亲和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花粉活力不是限制杂交不亲和的主要因子;通过荧光观察发现,南非羊蹄甲的花粉可以在湖北羊蹄甲的柱头上萌发生长,但伴有大量异常现象出现,表现为授粉后柱头的乳突细胞立即出现胼胝质反应,花粉管在柱头上盘绕,生长弯曲折叠,顶端膨大,异常变细,或先端沉积胼胝塞而中途停止生长,初步推断杂交后花粉管生长的异常行为是种间杂交不亲和的主要原因;从杂交后胚囊处的胼胝质反应看,杂交不亲和原因也有可能是雌雄配子体未能结合,或能正常受精,但受精后胚和胚乳发育不协调导致雌蕊脱落而不能得到种子.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兰花成花转变及花发育的调控机理,利用反转录RT-PCR和RACE的方法,从蕙兰萼片中克隆出一个APETALA1/FRUITFULL-like(AP1/FUL-like)基因,命名为CfAP11,GenBank登录号为JQ031272.1.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MADS-box蛋白家族中类APl/FUL亚家族中球花石斛FRUITFULL-like具有较高的同源性(84%),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该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APl/FUL转录因子亚家族中的蛋白聚为一类.生物信息学分析推测表明,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MADS保守域和相对保守的K区,二级结构中α-螺旋所占比例较高(58.97%),三级结构与月季、水稻和水仙非常相似.相对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CfAPll在根中表达痕量,生殖期比营养期叶片中表达量低、盛花期比花蕾期花葶中表达量高,由此推测,CfAP11可能与蕙兰的成花诱导、花发育有关;并发现CfAP11在盛花期花葶和子房中表达量远高于其他组织,表明其可能以某种机制参与果实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4.
奶杏品种类群的模糊聚类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42个银杏核用品种的13个性状特征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和主要成份分析,根据系统聚类分析树状图和主成份坐标点图,将银杏品种划分为5个主要类群,并对其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银杏品种类群的模糊聚类划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42个银杏核用品种的13个性状特征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和主成份分析.根据系统聚类分析树状图和主成份坐标点图,将银杏品种划分为5个主要类群,并对其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