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8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迦巴瓦峰地区的大型真菌资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记载了西藏南迦巴瓦峰地区的各类大型真菌292种,隶属于120属,42科。其中食用真菌166种,药用真菌109种,有毒真菌5D种,菌根菌68种,树木腐朽菌41种。另有点柄铦囊蘑(Melanoleuca verrucipes)、南牛肝菌(Austroboletus gracilis)、簇生小管菌(Filoboletus manipularis)、多鳞口蘑(Tricholoma squarrulosum)等21种为我国新记录。西藏地区的新记录76种。新种将另文发表。目前认为重要的或经济用途比较大的百种以上,如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茯苓(Poria cocos)、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金顶侧耳(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蜜环菌(Armillariella mellea)、松口蘑(Tricholoma matsutake)、鸡零售(土从)菌(Termitomyces albuminosus)、白毒伞(Amanita verna)、半卵圆斑褶伞(Anellaria semiovata)等。南峰地区真菌资源丰富,研究利用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2.
用DNA磷酸钙盐沉淀方法把含人PD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链cDNA的表达质粒pSV_2neo-A转染CHO细胞(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然后经G 418(400-800 μg/ml)筛选分离20个转染细胞株。选出其中At_1和Aot7细胞株所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这些细胞的形态和生长行为均发生明显的变化,PDGF-A链mRNA的表达水平比CHO细胞明显增高,胞质有强阳性的PDGF荧光反应,显示有PDGF样蛋白的合成。这些细胞不但生长速率加快,有高密度持续生长的特性,而且能在软琼脂培基上形成大集落和在裸鼠体内接种形成纤维肉瘤,提示外源PDGF-A链基因的表达有使CHO细胞生长失控和发生细胞恶性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郑娇  李东  袁旭东  赵小祥  刘峰  田秋香 《生态学报》2023,(21):8704-8715
树线过渡带作为高山地区重要的生态过渡带之一,是响应温度变化的敏感区域。树线过渡带内土壤碳储量丰富,其碳周转在全球碳循环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探究树线过渡带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其温度敏感性,对于预测气候变化背景下高山地区土壤碳循环过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以青藏高原东南部贡嘎山树线过渡带(森林、树线、灌丛)的土壤为对象,在室内开展90 d不同温度(15℃和20℃)的培养实验,测定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计算单位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温度敏感性,并分析影响它们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受温度和样地类型的显著影响。升温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而不同样地类型间矿化速率差异显著,矿化速率大小表现为森林>树线>灌丛。本研究用单位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表征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经90 d的培养,15℃下树线过渡带从森林、树线到灌丛单位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分别为12.33 mg/g、12.99 mg/g和10.53 mg/g, 20℃下则分别为19.16 mg/g、21.14 mg/g和16.26 mg/g,灌丛土壤单位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显著低于森林和树线土壤,这表明灌丛土壤具备更...  相似文献   
4.
5.
本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瑞氏七鳃鳗五种不同组织(骨骼肌、心、肾、肠、鳃)中LDH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LDH同工酶具有组织特异性,其中骨骼肌中含有五种LDH同。酶,即LDH1、LDH2、LDH3、LDH4、LDH5,鳃含有LDH1和LDH4而肾和心只含有LDH1,肠只含有LDH4。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养牛业中粪便污染问题,本研究利用亮斑扁角水虻(黑水虻)来转化利用牛粪,探讨了饲养密度对新鲜牛粪的转化效率。本试验以亮斑扁角水虻为研究对象,选择设置每20.0 kg牛粪投入3500头、8750头、17500头4日龄幼虫3个处理密度,在每个密度日均1.0 kg等量饲喂条件下,分析亮斑扁角水虻幼虫百虫重、粗蛋白、粗脂肪、牛粪转化率指标的差异,探索一种适于亮斑扁角水虻幼虫处理新鲜牛粪的饲养密度。结果表明:百虫重、粗蛋白、粗脂肪3个指标在3组处理之间都存在极显著差异。百虫重和粗脂肪两个指标和试验组密度情况在0.0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但3个处理中转化率最高的为8750头的饲养密度。综合评价认为亮斑扁角水虻4日龄幼虫8750头/20.0 kg牛粪的投入量为实验范围内最佳饲养密度。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福建省输入性D8基因型麻疹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特征,采集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筛查麻疹病毒核酸.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麻疹病毒核酸筛查阳性咽拭子及Vero/Slam细胞培养阳性产物,对麻疹病毒核蛋白(Nucleoprotein,N)羧基(COOH)端634个核苷酸(Nucleotides,nt)片段进行测序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最终分离获得1株麻疹病毒株,26条麻疹病毒N蛋白羧基末端450个nt序列.亲缘性分析发现,所有福建麻疹毒株与WHOD8基因型参考株(MVi/Manchester.GBR/30.94)在亲缘关系树上同属一个大分支,两者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Amino acid,aa)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6.4%~99.1%和96.7%~98.0%.其中2014年的福建毒株 MVs/Fujian.CHN/28.14和 MVs/Fujian.CHN/30.14与越南胡志明市2014年分离株MVs/HoChiMinh.VNM/11.14及美国纽约2013年分离株MVs/New.York.USA/19.13的nt同源性为 100%;2019年的毒株MVs/Fujian.CHN/25.19与泰国龙仔厝府2018年分离株MVs/Samut.Sakhon.THA/8.18的nt同源性为100%;而剩余的23个监测毒株则与日本神户2019年分离株MVs/KobeC.JPN/28.19的核苷酸同源性和氨基酸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9.6%~100.0%和99.3%~100.0%.在病毒N蛋白羧基端150个氨基酸位点上,福建株与WHO D8参考株存在3~5个氨基酸位点差异.而与现用的疫苗株(Shanghai-191)相比,存在17~19个氨基酸变异位点,其中有14个氨基酸位点为所有福建株共有的变异位点,这些位点的变异总体上未对编码蛋白的氨基酸造成明显改变.结论是福建省成功分离获得1株D8基因型麻疹毒株.D8基因型为福建省发现的输入性麻疹基因型,病毒N蛋白羧基端氨基酸位点上与疫苗株相比均出现了差异位点.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水果中飞燕草色素、矢车菊色素、矮牵牛色素、天竺葵色素、芍药素和锦葵色素等6种花青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线性、精密度、回收率、稳定性进行了方法学验证。利用本方法测定了10种水果中6种花青素含量,结果表明:强酸溶液提取并水解得到花青素的处理方式稳定好、精密度高、回收率好,液相条件分离效果好,定量准确度高。10种水果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种类水果中花青素含量差异显著,花青素总量高的水果中6种花青素单体的含量差异显著,且不同种类水果中优势花青素单体不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泌尿系统结石合并感染患者尿路病原菌分布及其危险因素,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诊治的430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n=34)和非感染组(n=396)。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感染组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同时对影响患者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感染组患者共计检出8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球菌20株(23.81%),革兰阴性杆菌60株(71.43%),其他4株(4.76%)。两组患者白细胞水平、尿路梗阻情况、血肌酐水平、尿pH7.0比例、血尿素氮水平、合并肾积水情况、结石位置、结石直径、抗菌药物使用种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合并肾积水、尿路梗阻、白细胞计数(≤10×10~9个/L)、尿pH(7.0)、血尿素氮(≥7.15 mmol/L)、结石位置(上尿路)、抗菌药物使用种类(≥3种)均为泌尿系统结石合并尿路感染的高危因素,而血肌酐水平,结石直径与泌尿系统结石合并尿路感染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泌尿系统结石患者易并发尿路感染,其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导致尿路感染的因素较多,临床上应提前制定预防措施,降低结石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中医体质学以人为研究对象,为了研究不同体质构成特点、演变规律、影响因素、分类标准,从而指导疾病的预防、诊治、康复与养生。目前关于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中医体质研究日益受到关注,因为对其研究符合中医”治未病”的理念,而关于少数民族的中医体质类型研究开展较少,但对少数民族之间和汉族之间中医体质的比较研究及与生活习惯,生活环境的联系将能更好地说明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对中医体质形成的影响。本文就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对少数民族中医体质的研究一方面可为少数民族人群的疾病防治提供依据,另一方面有助于中医体质形成机理的阐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