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贵州罗甸罗苏一带石炭系中间界线附近的䗴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芮琳 《古生物学报》1987,(4):367-391
一、前言1983年,国际地科联石炭系分会批准了石炭系中间界线特别委员会推荐的确定石炭系中间界线的最终方案。方案规定下石炭统与上石炭统的国际界线应大致相当于菊石Eumorpho-ceras带演变到Homoceras带的转折期。鉴于Homoceras的地理分布相当局限,不能作为识别上、下石炭统全球界线的首要标准类群(Firstleading group);牙形刺Declinognathodus  相似文献   
2.
江苏贾汪煤田泉旺头灰岩的䗴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芮琳 《古生物学报》1983,(2):170-181
本文研究的(竹蜓)类,是1953年6月至11月间,盛金章教授和已故刘文远工程师,在江苏北部贾汪煤田晚石炭世早期的灰岩中采得的。含(竹蜓)灰岩零星分布于贾汪附近的泉旺头、潮水村西及青山泉等地,其中以泉旺头出露最好,谢家荣(1932)曾称之为泉旺头灰岩。泉旺头灰岩实  相似文献   
3.
贵州西部晚二叠世的䗴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芮琳 《古生物学报》1979,(3):271-297
本文系统描述了贵州西部晚二叠世的(竹蜓)类6属、51种、一亚种和一未定种,其中24新种;建立了两个带和两亚带,自下而上为:1.Codonofusiella 带,2.Palaeofusulina 带,后者包括(1)P.minima-Nankinella guizhouensis 和(2)Palaeofusulina sinensis 两亚带。对Codonofusiella 带的涵意作了进一步阐述,讨论了Palaeofusulina 作为二叠系和三叠系分界标志的重要意义。并扼要介绍了国外晚二叠世含(竹蜓)地层和贵州西部晚二叠世的(竹蜓)类化石带的对比。  相似文献   
4.
江苏滨海县一带的地表均为第四系覆盖。当前研究的材料均采自钻井,钻井位置在滨海县城附近及其东北部。?类保存在灰岩和砂质灰岩中。滨海一带的?类1958年就已发现,原  相似文献   
5.
苏浙皖地区二叠纪末、三叠纪初的岩相和生物相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二叠纪末、三叠纪初,苏浙皖地区位于中国南部海的东北缘(图1)。区内二叠系至三叠系的连续沉积剖面很多,沉积物类型多样,生物化石丰富。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二叠、三叠系界线工作组对长兴阶和二叠系与三叠系之间的过渡层进行了大量的生物地层及沉积岩的研究。本文将着重讨论区内二叠纪末、三叠纪初的岩相、生物相以及环境演  相似文献   
6.
江西乐平鸣山矿区上二叠统长兴阶的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一、前言 鸣山矿区位于江西省乐平县城之西约7.5公里处,为萍乐拗陷带东段的一个小型向斜盆地,是乐平组官山段、老山段、狮子山段和王潘里段的标准剖面所在地。区内乐平组出露完好,但其上的长兴期地层往往被第四纪浮土所覆盖,仅在盆地的东侧有零星出露。1977年江西省煤炭局223地质队在这个地区发现了一个完整的晚二叠世长兴期的地层钻井剖面,系统采集了(竹筳)类标本。这批材料经笔者鉴定,计有7属34种,其中6个新种和5个未定种。Gallowayinella,Palaeofusulina和Parananlingella三属是当前这个(竹筳)类动物群中  相似文献   
7.
江苏滨海县的(竹蜓)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江苏滨海县一带的地表均为第四系覆盖。当前研究的材料均采自钻井,钻井位置在滨海县城附近及其东北部。(竹蜓)类保存在灰岩和砂质灰岩中。滨海一带的(竹蜓)类1958年就已发现,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