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以林业废弃物木纤维、沤制树皮、椰糠和锯末为基质主料,分别与辅料草炭、黄心土、珍珠岩、蛭石、火烧土和碳化树皮以不同体积比配制16种配方基质,研究了16种配方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对西桦(Betula alnoides Buch.-Ham.ex D.Don)幼苗的生长和叶片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综合评价各配方基质对西桦幼苗的育苗效果,并筛选出适宜西桦幼苗生长的最佳配方基质。结果表明:16种配方基质的容重、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度、持水孔隙度、电导率和p H值分别为0.21~0.81 g·cm~(-3)、35.87%~63.35%、2.00%~21.74%、24.78%~53.03%、0.04~0.15 m S·cm~(-1)和p H 5.29~p H 7.43,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的含量分别为94.50~652.75 mg·kg~(-1)、3.37~72.67 mg·kg~(-1)、49.50~227.75 mg·kg~(-1)和5.45~43.80 g·kg~(-1)。其中,以林业废弃物为主料的T5[V(沤制树皮)∶V(锯末)∶V(碳化树皮)=6∶3∶1]至T16[V(锯末)∶V(椰糠)∶V(火烧土)∶V(珍珠岩)=3∶3∶2∶2]配方基质的电导率、持水孔隙度、碱解氮含量、速效钾含量和有机质含量总体上显著高于T1[V(黄心土)∶V(锯末)∶V(火烧土)=6∶3∶1]配方基质(对照),容重显著低于对照。不同配方基质中西桦幼苗的根冠比、单株根干质量和叶片叶绿素a含量与叶绿素b含量的比值的差异较小,其他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T11[V(木纤维)∶V(草炭)∶V(椰糠)=4∶3∶3]和T12[V(木纤维)∶V(草炭)∶V(椰糠)=3∶4∶3]配方基质中西桦幼苗的单株茎叶干质量、单株根干质量、单株总干质量、株高增长量、地径增长量、高径比、苗木质量指数和叶片总叶绿素含量均高于或显著高于对照,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综合评价结果显示:T11和T12配方基质中西桦幼苗的综合评价指数较高,分别为0.444和0.440,西桦幼苗实际生长效果也较佳。为了减少草炭使用量,建议将T11配方基质作为西桦幼苗育苗的最佳配方基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专家临床经验为积淀,对治疗头痛活血化瘀药物功效强度的量化及用药规律进行初步的探讨。方法:基于专家咨询及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将筛选出的活血化瘀中药的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协调程度、药物功效强度及常用度,采用Kmeans聚类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于治疗头痛中活血化瘀功效较强的药物,专家意见在川芎、红花、莪术等,川芎、赤芍、桃仁等协调程度较高,川芎、当归、赤芍等活血化瘀功效较强且临床治疗血瘀头痛中较常使用。结论:对于活血化瘀药物在治疗头痛中的应用,应以辨证论治为先,活血化瘀药物可选择川芎、当归、赤芍等,结合疼痛不同部位选用引经药。此外,虫类药物在治疗血瘀头痛中起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运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在田间栽培条件下,对曼地亚红豆杉(Taxus media Rehder)1年生幼苗施用3种细菌肥料﹝放射性土壤杆菌肥料(Agr)、荧光假单胞菌肥料(PfPt)和微球菌肥料(Mic),浓度为2×107 CFU·mL-1,施肥2次﹞,对翌年生长期幼苗株高和冠幅的增长量变化以及枝叶中4种次生代谢物﹝紫杉醇、三尖杉宁碱、10-去乙酰紫杉醇和10-去乙酰基巴卡亭Ⅲ(10-DAB Ⅲ)﹞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施用Agr、Mic和PfPt后的翌年11月份,曼地亚红豆杉幼苗株高和冠幅的增长量均大于CK(不施肥,对照)组,其中,施用PfPt后幼苗株高增长量最大,且显著高于CK组(P<0.05);施用Mic后幼苗的冠幅增长量最大,但与CK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施用Agr、Mic和PfPt后枝叶中紫杉醇、三尖杉宁碱和10-DABⅢ含量均显著高于CK组,其中,施用Mic后紫杉醇含量最高,施用PfPt后三尖杉宁碱和10-DAB Ⅲ含量最高,且总体上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施用Mic后10-去乙酰紫杉醇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CK组及其他处理组,而施用Agr和PfPt后10-去乙酰紫杉醇含量与CK组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显示:施用Agr、Mic和PfPt均对曼地亚红豆杉幼苗生长以及枝叶中次生代谢物积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不同细菌肥料的促进效应存在差异,因此,在曼地亚红豆杉的栽培过程中应根据不同需求选择适宜的细菌肥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