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采用两种不同施药方法评价八种药剂对韭蛆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筛选有效防治韭蛆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的药剂及科学合理的施药方法。【方法】本试验充分抓住韭蛆喜湿这一生物学特性,采用两种不同的施药方法(单次定点淋根法和二次灌根法)评价8种药剂对韭蛆的防治效果。【结果】同种药剂不同的施药方法,二次灌根法在韭蛆防效、韭菜保苗率和韭菜增产率三方面均明显高于单次定点淋根法。同时,噻虫胺、噻虫嗪和吡虫啉3种药剂单独使用,或分别与辣根素混配,对韭蛆均表现出最佳的防治效果。【结论】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科学合理的施药方法,对防治韭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胡静荣  冯翠萍  于智慧  朱迎春 《菌物学报》2021,40(12):3320-3331
本文研究预热处理(preheat treatment,PT)金针菇蛋白(Flammulina filiformis protein,FFP)对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凝胶特性的影响。试验将FFP在65、75、85和95℃下分别预热处理30、60、90和120min,以蛋白溶解度、总巯基含量和表面疏水性为指标,确定FFP预热处理的最佳温度与时间;将预热处理的FFP(PT-FFP)与MP以不同的比例(0:10、1:9、2:8、3:7、4:6,M/M)混合制备复合凝胶(总蛋白质量浓度均为40mg/mL),以凝胶强度、持水性、流变学特性与微观结构为指标,考察PT-FFP对MP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75℃预热处理60min,FFP的溶解度与表面疏水性最高,总巯基含量最低,故确定该预热处理条件为最佳;将该条件下制备的PT-FFP以不同比例与MP混合制备凝胶,结果发现PT-FFP比FFP更有利于复合凝胶的凝胶强度和持水性的提高(P<0.05),特别是当PT-FFP与MP混合比例为1:9时,复合凝胶的凝胶强度和持水性达到最高值121.38g和85.25%;流变学结果也表明,PT-FFP能够提高复合凝胶的弹性模量Gʹ和损耗模量G″;电镜观察可以看出PT-FFP与MP复合的凝胶具有更强的连续性,结构更为致密。总之,经过75℃预热处理60min后的FFP和MP以1:9混合时能够改善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和流变学特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科学合理地浇灌臭氧(O3)水防治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幼虫(俗称韭蛆),明确最佳浇灌时期和使用条件。【方法】在平地覆膜环境中浇灌不同浓度(5, 10, 20和30 mg/L)O3水,调查对韭蛆的防治效果;在平地覆膜环境中不同日光强度、3种不同灌溉环境[平地覆膜、小拱棚和小拱棚+草垫]、2种不同灌溉环境[平地覆膜、小拱棚]的不同浇灌频率等条件下分别浇灌30 mg/L O3水,调查对韭蛆的防治效果;调查平地覆膜环境中浇灌30 mg/L O3水对韭菜产量和根系生长的影响;分析日光强度对不同灌溉环境中土壤温度及浇灌O3水对韭蛆的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平地覆膜条件下,O3水防治韭蛆的最佳浓度为20~30 mg/L。在平地覆膜条件下浇灌30 mg/L O3水处理中,对韭蛆的防治效果与浇灌当天的日光强度呈正相关;当日光强度超过60 000 lx时,第1天韭蛆的死亡率高达100%;日光强度低于10 000 lx时,对韭蛆无显著的防治效果;日光强度处于中间水平时,前期对韭蛆的防治效果较差,而后期防治效果逐渐增强。土壤升温效果与日光强度呈正相关,也与灌溉环境显著相关,不同灌溉环境下土壤5 cm深处的温度为:平地覆膜>小拱棚>小拱棚+草垫。小拱棚内浇灌O3水对韭蛆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平地覆膜组和小拱棚+草垫组。采取连续多次浇灌O3水有利于提高O3水对韭蛆的防治效果,而且小拱棚内韭蛆的防治效果更显著。浇灌O3水时,进水口离田埂末端的距离不能超过40 m。平地覆膜环境中浇灌30 mg/L O3水后,韭菜的株高、重量和须根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浇灌清水);韭菜植株分蘖数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结论】若能科学合理地浇灌O3水,既能达到防治韭蛆的理想效果,又能促进韭菜生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