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表达GST-ataxin-3-N融合蛋白并制备GST-ataxin-3特异性抗体,为深入研究其功能及其在SCA3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提供重要的技术和材料保障.方法:将人ataxin-3氨基端基因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2,在大肠杆菌(E.coli)BL21中表达,用Glutathione sepharose4B凝胶亲和柱纯化目的蛋白.利用纯化的GST-ataxin-3-N蛋白制备多克隆抗体.结果: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得到高表达量的融合蛋白,经亲和层析柱纯化获得较高纯度的GST-ataxin-3-N融合蛋白.以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得到Ataxin-3-N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荧光均证实该抗体能够识别Ataxin-3-myc蛋白,具有较高特异性.结论:利用原核表达人GST-ataxin-3-N融合蛋白制备的Ataxin-3多克隆抗体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可用于该蛋白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2.
朱勇  胡治平 《生物磁学》2009,(13):2526-2527,F0003
目的:研究西比灵对沙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核因子-κB、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的影响。方法:52只健康蒙古沙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I/R)组、西比灵干预组,I/R组及西比灵干预组再分为6h、1d、3d、7d四个亚组。通过夹闭双侧颈总动脉10 min后松夹,建立沙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免疫组化的实验方法检测各组脑组织中NF-κBp65、MCP-1的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后各时间点I/R组及西比灵干预组,NF-κBp65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均P〈0.01),且出现MCP-1阳性表达。与I/R组比较,西比灵干预组在I/R后6h、1d,NF-κBp65、MCP-1表达下调(均P〈0.05)。结论:在脑缺血再灌注早期,西比灵能够下调NF-κBp65、MCP-1的表达,减轻局部炎症反应及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3.
HSP22是小热休克蛋白超家族成员之一,主要在脑、心肌和骨骼肌广泛表达,而在子宫、前列腺、肺和肾脏等组织表达一般.当各种物理、化学等因素刺激时,可启动HSP22 mRNA快速表达;再通过HSP22 N末端区域和(或)C末端区域特定位点的突变或磷酸化反应,不同构象间相互转化及作用,在保持伴侣活性、激酶活性、触发炎性介质释放、抗凋亡与致凋亡和保护细胞骨架等方面起主要作用.其活性下降会导致遗传性末梢运动神经病、Alzheimer病、结蛋白相关心肌病、乳腺癌及白内障等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由于其在生命领域的特殊功能作用,目前生物医学界对其研究广泛.本文收集近期国内外文献,从分子和细胞水平综述了HSP22在基因表达、分子结构、生物学活性及与临床疾病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以供学习交流.  相似文献   
4.
高尔基体应激是因脑缺血再灌注等应激反应中,导致高尔基体蛋白质加工运输、分泌等功能改变,与多种细胞内的信号通路是密切相关的。我们综观近年相关文献,并综述其研究进展,结果认为高尔基体应激通过磷酸肌醇、蛋白激酶C/蛋白激酶D、RAS/MAPK激酶、c AMP/PKA等信号通路发挥作用,参与缺血性脑卒中、脊髓损伤及神经变性疾病等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CT灌注成像技术观察帕金森病合并抑郁患者局灶脑血流灌注的特点,进一步探讨抑郁症发生与脑血流的关系.方法:将41例帕金森患者根据是否合并抑郁症分为帕金森病组22例、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者为抑郁组19例、其中抑郁组分为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前组、治疗后组,3组均进行CT局部脑血流灌注显像,半定量分析各脑区血流灌注情况.结果:帕金森合并抑郁症组患者双侧额叶、颞叶和基底节的脑血流量测定(CBF)较帕金森病组显著下降(P<0.05);抑郁组左、右侧脑血流低灌注存在不对称性,左侧额叶、顶叶的CBF较右侧显著下降(P<0.01);rTMS治疗后脑血流灌注较治疗前改善,HAMD评分改善(P<0.05).结论:帕金森患者存在局灶性脑血流灌注降低,合并抑郁症患者额、顶叶下降更明显,经颅磁刺激治疗后脑血流低灌注改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