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分析2005-2006年我院内无菌体液病原菌流行状况及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以便更好地为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提供用药参考。方法:所有菌株用美国BD公司BBLCRYSTAL AUTOREADER仪器进行鉴定,药敏用K-B法,培养基和药敏纸片为BD公司的。结果:80株致病菌中,肠杆菌科占65%,非发酵菌占12.5%,革兰氏阳性葡萄球菌占17.5%,酵母样真菌占2.5%,厌氧菌占2.5%。大肠埃希菌感染占首位(50株)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3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3株)。肺炎克雷伯菌(2株)。大肠埃希菌中ESBL阳性菌18%(9/50)ESBL阳性菌和阴性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有显著差异,前者耐药明显高于后者。结论: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由于留学生的特殊性导致他们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不适应,医学微生物学的课程特点使留学生学习掌握相关知识较困难,有必要探索好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我国传统的LBL教学模式和国际上流行的PBL教学模式各有优缺点,我们融合PBL和LBL的优点,互补其缺点,对留学生医学微生物学课程采取PBL+LBL教学模式,既发挥PBL教学法打破学科界限,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团结协作能力的特点,又结合LBL教学法传授知识系统、完整,培养学生基础理论扎实等优势。教学实践证明,PBL+LBL教学法运用于留学生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能激发留学生学习兴趣,在增强留学生对医学微生物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的同时,培养留学生知识整合的能力及创新思维的医学综合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发酵条件优化及基因簇加倍对厦门霉素生物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优化发酵培养条件及加倍xim基因簇,提高厦门霉素的产量。【方法】采用单因素添加:C源(鼠李糖、葡萄糖酸)、无机N源(KNO3)、稀有金属元素(Sc Cl3)及A-Factor(γ-丁内酯),优化适宜厦门链霉菌318菌株产生厦门霉素的培养条件;通过位点特异性整合将厦门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进行加倍,构建高产的基因工程菌株厦门链霉菌318Pls1,并对其培养基进行了正交实验优化。【结果】与初产量(15 mg/L)相比,在GYM培养基中进行单因素添加可使318菌株的厦门霉素产量达到20 mg/L;而基因簇加倍菌株318Pls1在GYM培养基上的厦门霉素产量可达35 mg/L,在正交实验优化后的9#培养基中厦门霉素产量可达76.15 mg/L。【结论】对厦门霉素的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基因簇过表达获得了生物合成能力提高的菌株,为进一步提高其产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