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摘要 目的:探究小青龙汤加味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治疗鼻鼽的疗效及免疫功能。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20年4月陕西省中医医院诊治的鼻鼽患者102例,按照随机的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60例,给予小青龙汤加味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治疗;对照组62例,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8 d,对比两组治疗的有效率、治疗前后症候积分、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白介素(interleukin,IL)IL-4、IL-12、IL-17A、IL-35 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的症候积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28 d后,两组的症候积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67 %,显著高于对照组(75.81 %,P<0.05)。治疗前,两组的IgE、IL-4、IL-12、IL-17A、IL-35 的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28 d,两组IgE、IL-4、IL-17A水平均降低,IL-12、IL-35 的水平升高,且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33 %,与对照组对比无差异(11.29 %,P>0.05)。结论:小青龙汤加味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治疗鼻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候,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同时有助于矫正体内免疫功能失衡,系可能是治疗鼻鼽的机制,同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植物功能性状能够反映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从而影响生态系统功能。叶片是植物功能性状的重要研究对象, 但随着树冠垂直高度的增加, 植物叶片功能性状的变化规律仍不清楚。为了更好地解释植物对所处环境的响应机制, 本研究以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6个优势树种为研究对象, 对这些树种不同冠层高度的叶片比叶面积(SLA)、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叶干物质含量(LDMC)、叶片碳含量(LCC)、叶片氮含量(LNC)、叶片磷含量(LPC)、叶片氮磷比(N : P)、等效水厚度(EWT)、氮平衡指数(NBI)、类黄酮含量(FLAV)共10个功能性状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1)随树冠垂直高度的增加, 叶干物质含量、类黄酮含量、等效水厚度和叶片磷含量呈增加趋势, 比叶面积和氮平衡指数呈减小趋势; 在冠层垂直方向上, 类黄酮含量与氮平衡指数、比叶面积与等效水厚度呈极显著负相关, 叶片氮含量与叶片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2)不同树种叶片功能性状差异显著, 可能受植物自身特性和群落树种演替进程的影响。(3)叶片功能性状的种内差异沿垂直层次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其中, 67%的树种的类黄酮含量随树冠垂直高度增加而显著增加, 67%的树种的氮平衡指数随树冠垂直高度增加而显著减小。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不同树种叶片功能性状随树冠垂直高度增加产生的变化, 反映了植物对光环境的适应以及对水资源和能量利用的不同策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