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DNA测序技术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NA测序技术作为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核心技术之一,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DNA发明以来发展迅速。我们简要综述现有的几代DNA测序技术的原理及其发展历程,并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第三代测序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2.
重视经典遗传学知识体系构建和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罗培高 《遗传》2010,32(4):404-408
遗传学知识的不断更新以及信息量快速增加, 这对遗传学的本科教学是一种挑战。作者认为, 在本科教学中应加强学生遗传学知识体系的构建, 即“把书读薄”, 同时注重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即“把书读厚”, 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为培养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D-甘露糖和葡萄糖含量作为定点评价指标对白木通种Akebia trifoliata(Thunb.)Koidz.var.australis(Diels)Rehd.质资源进行评价,筛选葡萄糖含量/D-甘露糖含量(C 葡/C甘)比值较低且稳定的白木通种质.采用RP-HPLC系统检测白木通不同种质果皮中的D-甘露糖和葡萄糖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在两年的同一区域试验点和不同区域试验点上白木通种质'黔通1号'的D-甘露糖含量均表现最高,C葡/C甘比值均较低,但各个区域试验点的结果差异较大,达到显著及极显著水平;白木通种质'黔通2号'和'黔通3号'的D-甘露糖和葡萄糖含量在同一试验点和不同试验点上呈不稳定状态.三份白木通种质D-甘露糖和葡萄糖含量受环境因子的影响大于其自身遗传因子的影响,'黔通1号'种质D-甘露糖和葡萄糖代谢遗传稳定性较'黔通2号'和'黔通3号'种质稳定,适合作药用种质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4.
罗慎  罗培高 《遗传》2014,36(9):952-957
遗传学是生物学科的核心课程,在生物学的教学与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遗传学的知识原理与物理学的知识原理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由于遗传学教学内容较为抽象,加之学生在中学阶段所学的遗传学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导致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如何采用“渗透式”的教学方法将学生深厚的物理学知识原理引入遗传学课堂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近年来,笔者应用物理学的知识原理,将部分物理知识与遗传知识进行类比教学和渗透式教学,提升学生对遗传学知识的认识层次和理解水平,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
化学在农业院校遗传学教学中的渗透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邹平  罗培高 《遗传》2010,32(5):524-528
农业院校多数专业的课程设置里面, 化学是一类重要的基础课程, 而遗传学是核心的专业基础课。怎样将先修的化学知识向遗传学教学进行渗透, 从而在逻辑上体现专业基础课对基础课的“承上”功能, 是遗传学教师值得探讨的新问题。作者认为, 在农业院校的本科遗传学教学中, 应充分利用先修课程特别是化学的知识原理, 采用“渗透式”教学, 分析学科间知识点的内在联系, 加深学生对遗传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 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提高学生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探索综合竞争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用小麦条锈病抗性基因YrCN19的诊断标记Xgwm410对19个小麦品种或品系进行PCR筛选,其中川农19、新抗5号、爱民5号和爱民6号扩增出与条锈病抗性基因YrCN19共分离的特征片断,其大小为391个碱基,而在其他的小麦品种或品系中未能检测到该片断。系谱分析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川农19、新抗5号、爱民5号和爱民6号含有小麦条锈病基因YrCN19。抗性遗传分析发现小麦条锈病抗性在川农19,新抗5号和爱民5号中的遗传符合单个显性基因的遗传规律(3抗:1感);杂交组合烟辐188/爱民6号的抗性遗传也符合单个显性基因的遗传规律,而另外一些杂交组合(如R25/爱民6号,鲁955159/爱民6号和苏3110/爱民6号)中的抗性分离则符合两对基因互补的遗传规律(9抗:7感)。本研究揭示了小麦条锈病抗性基因YrCN19在不同遗传背景和杂交组合的抗性表达和分离有差异,从而加速YrCN19在小麦抗条锈育种中的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7.
单个隐性基因控制的小麦叶片黄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小麦材料AIM9的叶片失绿表现型是受一对隐性单基因控制的,该基因暂命名为CD5。在10个源于杂交组合CN17/AIM9的F3分离家系中失绿植株和对照植株在许多生理指标和收获指标上呈现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收获指标与生理指标,如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叶绿素含量等呈显著正相关;而与细胞间CO2浓度及丙二醛含量呈显著负相关。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失绿叶片中的叶绿体发生不可逆的向心运动,整个过程大致经历以下几个阶段:(1)叶绿体从叶绿体长轴垂直于光线转变至叶绿体长轴平行于光线;(2)叶绿体的形状从椭圆形转变为圆形;(3)叶绿体脱离细胞壁向细胞中心运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