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世平  索继江 《菌物系统》1997,16(2):117-121
微小毛霉感染途径,感染部位,感染机理研究的基础,进一步探讨机体受损不同程度,微小根毛霉感染不同药物治疗效果,本实验选用5GY,7GY等不同剂量的^60Co照射18~20g♀LACA小鼠,每只鼠接种六千万个微小根毛霉的孢囊孢子,设对照组,通过氟康唑,野山花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和小鼠活存情况及感染部位等,结果证明:5GY,7GY两种不同剂量^60Co照射感染后,从活存时间,体重,治疗后的感染只数,感染  相似文献   
2.
骨髓移植后的白血病患者环境微生物控制与感染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血病患者骨髓移植后,易引起各类微生物感染而死亡。通过F_1鼠9Gy^(60)Co照射(最大致死量)骨髓移植后,行环境微生物控制,将其数据结合临床特点,设计的白血病患儿骨髓移植,环境微生物监控的层流病房。自1989~1993年12例患儿行骨髓移植无一例感染。  相似文献   
3.
高温、潮湿多雨、湿度大是浙江省地处东南沿海地区主要的气候特征。皮肤真菌病发病率较高。而部队由于条件艰苦,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许多官兵的皮肤真菌病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对他们的健康和部队的战斗力有一定的影响。为了摸清该地区部队官兵皮肤真菌病的发病情况和致病菌种,筛选出有效、适宜的治疗药物,2002年7月我们对驻浙江某部队进行相关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4.
中国微生物学会真菌专业委员会和全国医院真菌感染学会委托解放军总医院主办的第一届全国真菌感染学术研讨会于1994年8月24日至27日在山东省威海市召开。来自全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近200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大会收到论文241篇,会上交流150多篇,包括专题报告、实验  相似文献   
5.
环境微生物耐药性及其监测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环境微生物耐药性的原因与现状抗生素是微生物分泌的一类控制自身过度繁殖 ,维护微生态平衡的物质。目前已开发有近百种 ,用来抑制致病菌繁殖 ,治疗感染性疾病 ,使全球传染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 ,从 19世纪的 5 0 %~ 6 0 % ,下降到 10 %以下 [1 ] 。然而 ,抗生素很快被滥用了 ,现在药店和商场可以随意购买抗生素 ;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也很常见 ,美国生产的抗生素一半用于饲料。滥用抗生素造成的不良后果已逐渐暴露出来 ,不仅造成了 1970以后的医院中二重感染和院内感染大量增加 ,而且由于耐药菌株污染自然界微生态系统 ,1980后又引…  相似文献   
6.
细菌的消毒剂耐药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菌的消毒剂耐药性指细菌与消毒剂多次接触后,使该类消毒剂的最小抑菌浓度或最小杀菌浓度升高的现象。细菌的消毒剂耐药性普遍存在,多种细菌可对一种消毒剂耐药,一种细菌可对多种消毒剂耐药。消毒剂选择件压力是耐药性产生的外在原因,产生的机制包括生化结构、遗传学途径和酶学途径。消毒剂耐药与抗生素耐药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应加强研究,制定统一标准,加强监测,并制定合理应用消毒荆规范,以减少消毒剂耐药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对红霉素的渗透性, 我们采用生物被膜抗生素渗透模型检测Staphylcoccus epidermidis 1457、1457-msrA和临床分离株S68生物被膜不同时间点红霉素的渗透率, 并用吖啶橙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生物被膜内细菌RNA/DNA的相对含量;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膜内细菌的密度。红霉素作用36 h后, 1457、1457-msrA、S68的渗透率分别为0.93, 0.55和 0.4; 1457渗透地较快, 8 h后渗透率即达到0.58, 而1457msrA和S68相对较为缓慢, 24 h后分别为0.499和0.31; 吖啶橙染色可见红霉素作用下膜内菌RNA和DNA的相对比例减小, 生长速率下降;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可见生物被膜红霉素作用后空气面的细菌数与琼脂面相比均较少, 细胞碎片相对较多, 而对照组(无抗生素作用)琼脂面和空气面的细菌密度和分布较均匀。可见红霉素可渗透入表葡菌生物被膜, 但不能完全杀死膜内细菌; 膜内细菌在生物被膜环境中生长速率下降, 有助于降低细菌对红霉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对红霉素的渗透性,我们采用生物被膜抗生素渗透模型检测Staphylcoccus epidermidis 1457、1457-msrA和临床分离株S68生物被膜不同时间点红霉素的渗透率,并用吖啶橙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生物被膜内细菌RNA/DNA的相对含量;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膜内细菌的密度.红霉素作用36 h后,1457、1457-msrA、S68的渗透率分别为0.93,0.55和0.4;1457渗透地较快,8 h后渗透率即达到0.58,而1457msrA和$68相对较为缓慢,24 h后分别为0.499和0.31:吖啶橙染色可见红霉素作用下膜内菌RNA和DNA的相对比例减小,生长速率下降;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可见生物被膜红霉素作用后空气面的细菌数与琼脂面相比均较少,细胞碎片相对较多,而对照组(无抗生素作用)琼脂面和空气面的细菌密度和分布较均匀.可见红霉素可渗透入表葡茵生物被膜,但不能完全杀死膜内细菌;膜内细菌在生物被膜环境中生长速率下降,有助于降低细菌对红霉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引发医院感染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检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引发医院感染的表皮葡萄球菌中ica操纵元的存在与生物被膜的产生的关系及其对抗生素敏感性的影响,收集了引发医院感染的表葡萄球菌106株,采用定量和定性法检测生物被膜的产生,PCR法检测ica操纵元基因的存在以及测量细菌对红霉素(ERY)、氨苄青霉素(AMP)、头孢西丁(FOX)、头孢曲松(CRO)、替考拉宁(TEC)、环丙沙星(CIP)、四环素(TCY)、复方新诺明(SXT)、万古霉素(VAN)的最小抑菌浓度(MIC);106株表皮葡萄球菌分离株中,有33株检测出icaABC(31.1%);ica^+菌中产膜菌的检出率高于ica^+菌(P=0.001);葡萄糖和NaCl可提高产膜菌的检出率;ica^+浮游菌对红霉素,头孢西丁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高于ica^+浮游菌株,但对氨苄青霉素,环丙沙星,四环素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与ica^+菌相似;ica位点基因的存在与引发表葡菌医院感染密切相关,但生物被膜内菌耐药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亚热带地区是皮肤真菌病的高发地区,据报道,云南边防某部皮肤真菌病发病率为57.8%,占皮肤病发病率的第一位,美军在越南战争期间,发生的所有皮肤病中,最常见的是皮肤真菌感染,而且造成了非战斗减员。战争后期,美军把皮肤病的防治作为其疾病防治的重点。因此,我们于1992年10月底对海南地区部队皮肤真菌病的发病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凋查,并对皮肤真菌病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