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 毫秒
1
1.
目的:建立影响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代偿性乙肝肝硬化疗效的预测模型。方法:204例代偿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给予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治疗48周后随机选取136例作为建模组,68例作为验证组,根据治疗效果将建模组又分为代偿组87例,失代偿组49例,对影响代偿组与失代偿组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Cox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方程。结果: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得出实际较优模型:h(t、x)=h0(t)exp(0.5502_(X16)+0.3247_(X19)-0.0149_(X8)-0.0130_(X11)-0.0125_(X14)),由模型可知ALT(X8)、胆红素(X11)、PT(X14)、透明质酸(X16)、肝硬度值(X19)对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代偿性乙肝肝硬化的预后影响较大;代偿性乙肝肝硬化发展成为失代偿性乙肝肝硬化的概率模型(P)=1/[1+e-h(t、x)],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19,回归模型预测能力良好。验证组中失代偿性乙肝肝硬化组ALT、胆红素、PT阳性,透明质酸200μg/L,肝硬度值25k Pa比例均高于代偿性乙肝肝硬化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苷(酸)类似物可有效抑制代偿性乙肝肝硬化患者HBV-DNA病毒复制,并促进HBe Ag转阴,但其治疗效果受ALT、胆红素、PT、透明质酸、肝硬度值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TNF-琢、IL-8 及IL-10 水平的影响。方 法:选择2013 年1 月~2014 年1 月我院收治的UC 患者60 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 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美沙拉嗪 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血清TNF-alpha、IL-8及IL-10 水平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3%(P <0.05);治疗后,两组TNF-alpha、IL-8 水平显著降低,IL-10 水平显著 升高(均P<0.01),研究组TNF-alpha、IL-8 显著低于对照组,IL-10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对UC 患者黏膜的保护作用显著,且有效抑制UC 相关的炎性反应,安全可靠,适于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