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研究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肌电图检查中异常F波与束颤波的特点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18年2月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的54例ALS患者,进行常规肌电图检查和F波测定,记录216条正中神经、胫后神经的F波以及324块肌肉的束颤波相关参数,计算F波出现率、巨大F波、束颤波的出现率及其异常率,分析巨大F波、束颤波与病程的关系以及巨大F波和束颤波之间的关联性。结果:F波出现率的异常率88.89%,巨大F波出现率55.56%,束颤波出现率48.15%;有束颤波的病程与没有束颤波病程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1),有巨大F波的病程与未出现巨大F波病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上肢正中神经巨大F波出现与束颤波的出现无关联(P>0.05),下肢胫后神经巨大F波出现与束颤波的出现比较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以上肢为主的F波出现率异常、以下肢为主的巨大F波和束颤波的出现可作为ALS电生理诊断阳性指标。有束颤波或巨大F波时可考虑疾病相对较早,且有较好的神经再支配及代偿,进展相对较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