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了解我国中部贫困地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制订学生营养干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从湖北省贫困农村地区中抽取8个县(市)32所中小学校,共5 580名学生(男生2 847名、女生2 733名)。采用统一规定的方法对学生的身高和体重进行测量。结果:调查学生除6岁年龄组身高、体重外,其余各年龄组身高、体重均低于2010年全国农村同年龄段学生平均水平。营养不良率为16.0%,其中生长迟缓率和消瘦率分别为4.2%、12.6%,男生(18.7%)高于女生(13.2%);小学生(17.5%)高于初中生(12.9%);鄂西南、鄂西北、鄂东地区学生的营养不良率分别为19.1%、16.8%、11.2%。超重/肥胖率为9.1%,男生(10.5%)高于女生(7.5%),小学生(9.5%)高于初中生(8.0%);鄂西南、鄂西北、鄂东地区学生的超重/肥胖率分别为8.8%、6.9%、11.1%。结论:我国中部贫困地区学生体格发育水平普遍低于同期全国农村学生平均水平,问题堪忧;超重肥胖和营养不良并存,亟需采取针对性营养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膳食模式与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相关性,探索视力不良特异膳食模式及其关键膳食构成因子。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9年9-10月选取湖北省城乡不同地区23所中小学5 541名学生进行身高、体重和视力检测。采用简化的食物频率调查问卷调查学生过去1年膳食摄入情况,共调查11类食物的摄入频率及消费量。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降秩回归(RRR)两种方法建立膳食模式,并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膳食模式与视力不良的相关性。结果:PCA方法得到5种膳食模式(PCA模式)-零食模式、杂粮模式、肉类模式、传统模式、素食模式,膳食摄入变异累积贡献率为40.0%;RRR方法提取1种膳食模式(RRR模式)-高摄入红薯、豆腐、胡萝卜、菠菜、虾/蟹、软体动物类等,膳食摄入变异累积贡献率为3.6%。在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肉类模式得分越高,视力不良的发生风险越高(OR值:1.32,95%CI:1.07~1.62);RRR模式得分越高,视力不良的发生风险越低(OR值:0.70,95%CI:0.57~0.87);零食模式、杂粮模式、传统模式和素食模式得分与视力不良的发生风险无显著性相关。 结论:摄入较多的猪肉、牛肉、油炸食品及含糖饮料等,摄入较少的红薯、豆腐、胡萝卜、菠菜、虾/蟹、软体动物类等可能是中小学生罹患视力不良的危险因素。相比PCA方法,RRR方法提取的膳食模式更有行为意义,联合采用PCA和RRR方法有利于研究膳食模式与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湖北省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简称“计划”) 重点监测地区实施5年后学生的营养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现场干预试验方法,比较2012年和2016年湖北省重点监测地区恩施市重点监测学生的营养不良、贫血、维生素A和维生素D缺乏的患病状况。结果 :2016年学生营养正常、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的检出率分别为73.9%、9.0%、17.1%。与2012年相比,2016年学生营养状况构成有显著性改变,其中营养不良、营养正常检出率分别下降了0.5、7.3个百分点,超重/肥胖上升了7.3个百分点。男生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检出率均高于女生。2016年维生素A亚临床缺乏率、缺乏率分别为27.8%、2.2%,相对于2012年分别下降了23.9、5.9个百分点;2016年维生素D亚临床缺乏率、缺乏率分别为61.5%、2.8%,相对于2012年分别下降了13.4、3.9个百分点,缺乏状况构成改变均有显著性(P<0.01)。2016年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学生贫血检出情况与2012年相比无显著性改变。结论:“计划”实施 5年后,湖北省重点监测地区中小学生的营养健康水平得到有效改善,但学生营养问题存在双重负担,超重/肥胖构成比例上升幅度较大;维生素A 、维生素D缺乏率大幅度下降,但仍有相当比例处于亚临床缺乏状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