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龙  卢涛  孙涛  孙然好 《生态学报》2023,43(2):826-837
消落带植被分布、生活型、多样性的调查研究显著促进了消落带植被恢复技术的进步,然而相邻两梯级库区消落带植被分布的差异以及植被群落特征的年际变化并不明确。此外,金沙江下游部分区域表现出一定的干热特征,其影响下的消落带植被群落特征有待深入了解。基于2019年和2021年向家坝和溪洛渡库区消落带植被调查结果,分析表明:(1)金沙江下游消落带按照下垫面特性主要分为硬岩型、软岩型、松软堆积型3种类型,坡度平缓的松软堆积型消落带是植被恢复的主要类型;(2)整体上,消落带优势植被类型是一年生和多年生草本,单优势种、少优势种群落较为普遍,两个库区消落带优势种重要值差异显著,植被生活型较少;(3)向家坝、溪洛渡库区消落带在分别经历6次和8次周期性水淹后,消落带植被分布与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变化不显著,表明消落带植被群落结构相对稳定。综上说明向家坝、溪洛渡两个相邻的梯级库区消落带植被恢复需要以灌草为主,且具有不同的潜在恢复模式,因此需要对应采取不同的恢复策略。研究对于科学指导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站库区消落带植被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鸡冠花种子蛋白质的提纯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冠花种子干燥后用石油醚脱酯,用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按Osbern系统分别提取白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用Folin一酚试剂法测定各自相对含量,并用单向和双向SDS—PAGE方法分析种子总蛋白和4类不同溶性蛋白质的组成成分及这些组份的热稳定性。实验发现:鸡冠花种子蛋白质含量达26.04%,白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的相对含量分别为11.5%、72%、4.6%、12%。SDS—PAGE表明;其种子蛋白中20KD球蛋白成份含量最高,其它一些次要组分为63KD、61KD、15KD、13KD白蛋白成份,58KD、37KD、23KD球蛋白成份,39KD、34KD、25KD谷蛋白成份及26KD醇溶蛋白成份,其中58KD由37KD和20KD两亚基经二硫键连接而成,39KD组份由24.5KD和18KD两亚基通过二硫键连接而成,23KD球蛋白组份遇热沉淀。  相似文献   
3.
采用经典测量和染色体常规压片法,对龙牙百合(Lilium brownii var.viridulum Baker)3个地方品种的形态特征及核型进行研究。植株形态分析结果显示:‘江西’龙牙的株高、开花口径、种球重量和周长、中外层鳞片重量和长度以及鳞片扦插产生小鳞茎数等指标均显著大于‘大叶’龙牙和‘平头’龙牙;‘大叶’龙牙的叶片最长,均值为14.54 cm。花粉、叶表皮气孔及鳞片淀粉粒的微形态特征分析结果显示:‘江西’龙牙的花粉粒径最大,均值达111.76 μm;‘平头’龙牙的叶表皮气孔最长,气孔密度也最大(约47.6个/mm2);‘大叶’龙牙的淀粉粒径最大,均值为47.61 μm;‘江西’龙牙的淀粉粒大小分布更集中,差异性小。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显示:龙牙百合3个品种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x=24,为二倍体,其中‘江西’龙牙核型公式为2n=2x=24=2m(2SAT)+6sm(2SAT)+12st(4SAT)+4t;‘平头’龙牙核型公式为2n=2x=24=4m+8sm+10st(4SAT)+2t;‘大叶’龙牙核型公式为2n=2x=24=2m(2SAT)+6sm+14st(4SAT)+2t,三者核型均为3B型。  相似文献   
4.
基于RUSLE模型的中国土壤水蚀时空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佳蕾  孙然好  熊木齐  杨国成 《生态学报》2020,40(10):3473-3485
RUSLE模型是计算土壤水蚀的经典模型,在大尺度研究时参数率定比较困难。基于气候、土地覆盖、地形特征等空间分异特征,对RUSLE模型的降雨侵蚀力(R)、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C)、水土保持措施因子(P)进行了率定,估算了2000、2005、2010、2015年的中国的土壤侵蚀量。结果表明:(1)土壤侵蚀强度较大的地区集中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区、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区、昆仑山山麓区域,占统计总面积的9.65%。(2)土壤侵蚀明显增大的区域面积达10.36×10~4km~2,分布于新疆农田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北平原。(3)土壤侵蚀显著改善的区域分布于黄土高原南部、秦岭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面积约13.6×10~4km~2。通过对RUSLE模型参数的率定,阐明了全国尺度土壤水蚀的时空分异规律,可对不同地区制定相应的土壤修复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区域气候背景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阳  孙然好 《生态学报》2021,41(11):4288-4299
城市热岛效应受到区域气候背景的影响而具有显著的时空差异性,尚缺少大尺度对比研究。利用1991-2019年的月均气象数据,量化了我国69个典型城市的大气城市热岛效应强度,从热带、干带、暖温带、冷温带和极地带五个气候带,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时空特征规律。结果表明:(1)区域差异:干带热岛效应明显高于其他气候带,极地带最弱,且表现为较强的冷岛效应,热带、暖温带、冷温带热岛效应较弱,而冷温带的京津冀地区由于城市化程度较高,表现出较强的热岛效应,温暖带中西南地区较为明显;(2)季节性差异:不同季节城市热岛效应的强弱关系在不同气候带有所不同,秋季热岛效应较为稳定,热岛和冷岛效应均主要处于弱强度范围,春、冬热岛效应较为波动,易出现强热岛、强冷岛效应的极端现象,夏季热岛效应发生率最高;(3)时间演变规律:城市热岛效应的多年演变规律在相同气候带较为一致,2010年前后是各气候带各季节城市热岛效应的变化拐点,2010年后,干带、冷温带、暖温带热岛效应均有所下降,热带、极地带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6.
城市公园景观秋冬季动态热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庞新坤  孙然好 《生态学报》2015,35(12):4196-4202
在北京市3个公园中选择裸地、道路、林地、草地4种主要景观类型,通过2013年10月、11月、12月的实地监测数据,定量揭示不同景观类型地表温度、近地表空气温度和湿度的日间变化特征,并分析日间温湿度的均值、幅度大小、空气温湿度的匹配程度。4种景观类型日间地表和空气温度均呈单峰变化趋势,裸地、道路、林地、草地的地表温度最高值分别出现在14:00、12:00、14:00、12:00,空气温度最高值则都在14:00,相对湿度最大值出现在8:00,最小值在14:00。从日间均值来看,地表温度为裸地道路草地、林地,裸地的日均空气温度最高,4种景观的相对湿度差异不显著。从日间变化幅度来看,所有景观类型的地表温度均明显大于空气温度,尤其是裸地和道路的日间变化比林地和草地更加明显。通过定量分析4种景观类型的日间热环境动态变化,可以为城市热环境改善、景观设计和生态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北京城市公园湿地休憩功能的利用及其社会人口学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芬  孙然好  陈利顶 《生态学报》2012,32(11):3565-3576
城市公园湿地是城市重要的生态基础设施,是城市居民休闲游憩的重要场所,具有重要的生态、社会文化服务功能。以北京地区20个典型的公园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相结合,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休憩者对公园湿地的使用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揭示了影响城市公园湿地利用的社会人口学因素。结果表明:(1)休憩者到访公园湿地的距离与使用频率密切相关,43.4%的休憩者到达公园湿地的行程时间<1 h,这其中34.1%的休憩者使用公园湿地的频率每年在12次以上;仅有17.4%的休憩者每年使用各公园湿地频率为12次以上,这其中85%到达各公园湿地的行程时间<1h;(2)影响休憩者对公园湿地使用频率为每年12次以上的因素依次为行程时间、个人月收入、有无私家车、文化程度、职业、年龄。另外,性别与年龄的交互作用也有一定的影响;(3)愉悦身心是休憩者使用各公园湿地的最主要原因。研究旨在为城市公园湿地的合理优化与配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吕一河  卫伟  孙然好 《生态学报》2012,32(17):5619-5620
以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Portland State University)Robert Costanza教授和荷兰瓦赫宁根大学(WageningenUniversity)Rudolf de Groot博士为共同主席的第五届生态系统服务伙伴年会(5thAnnual Ecosystem ServicesPartnership Conference)于2012年7月31日-8月3日在美国俄勒冈(Oregon)州的波特兰(Portland)召开。会议安排了大会特邀报告、口头分组报告、展板(Poster)和小组(Working groups)讨论几个部分。由于会议加入了不同主题下的小组讨论环节,口头分组报告的时间大为压缩,每个口头报告只有5分钟时间。这也是本次会议强化实时交流而采取的一种新的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9.
CHS基因起源初探及其在被子植物中的进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PCR与TAIL-PCR方法,从半月苔(Lunulariacruciata(L.)Dum.exLindb.)中获得了一段长约1000bp的基因片段,它与已知的CHS基因在核苷酸水平上的相似性大于56%,在氨基酸水平上的相似性大于60%,所推断的氨基酸序列中酶反应的4个催化位点与已知晶体结构的紫花苜蓿MCHS2A上的催化位点相同,首次证明了苔类植物中可能存在类CHS基因,将CHS基因的起源时间推到苔藓类植物出现之前。以该序列和两种蕨类植物(Psilotumnudum(L.)Griseb.和EquisetumarvenseL.)的CHS序列作为外类群,应用邻接法、最大简约法和最大似然法分别构建了被子植物的CHS的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大部分科中的CHS分布在不同的分支上,而十字花科、豆科和禾本科各自聚成一个单系类群。以邻接树为依据,对茄科、旋花科和菊科的CHS基因进行了相对碱基替换速率的检测,发现这三个科内或科间序列的替换速率不一致。被子植物的CHS基因在基因拷贝数目、碱基替换速率以及重复/丢失事件的发生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与被子植物的生活史、生活环境、花的特性以及对外界的防御系统等的多样性相关。  相似文献   
10.
陈震古教授与世长辞了,我们深感悲痛! 陈震古教授是我国激光生物学协作组和<激光生物学报>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是我国激光生物学科的开拓者之一.他为开创和发展激光生物学科事业,呕心沥血,倾注了毕生精力,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的逝世,是激光生物学界的一大损失. 他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朋友、好伙伴.我们要学习陈震古教授尽心敬业于科学事业的品格和作风,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完成他未竞事业,为办好<激光生物学报>,发展激光生物学科而努力奋斗! 陈震古教授安息吧! 陈芳远胡能书王兰岚周志康廖映木分等 2001年3月16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