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5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29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6篇
  1956年   6篇
  1955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贵阳地区中华大蟾蜍越冬习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瞻蜍Bufo bufo系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华南和西南地区的一种两栖类,在贵州为常见种类之一,是居民点和菜地中的优势种。关于大蟾蜍繁殖和食性方面的报道较多,但有关其越冬习性研究较少。1982年9月至1983年3月;1984年9月至1985年3月作者  相似文献   
3.
中药材绵萆薢的主要原植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材绵萆解的主要原植物,经与采自日本的七裂叶萆解Dioscorea septemloba Thunb. 相对照,认为系一新种Dioscorea spongiosa J.Q.Xi,M. Mizuno et W.L.Zhao。该二种主要 区别如下:1.绵萆解地下茎直径3—6cm,色枯黄至黑棕; 叶微波缘或全缘,罕掌裂; 蒴果扁球 形,种翅矩圆形,紫红色。七裂叶萆解地下茎直径1—2cm,色枯黄; 叶全为掌裂; 蒴果倒卵 状; 种翅倒卵形,灰棕色。2.绵萆解花粉粒外壁纹饰肋条状,在七裂叶萆解为网状。3.绵萆解地下茎中柱鞘有众多石细胞,在七裂叶萆解则未见石细胞。4.地下茎甾体皂甙元硅胶G 板层析,以苯:乙酸乙酯:石油醚(4:1:1)展开,磷钼酸显色,二者均现6斑点,绵萆解的第5点 面积和第6点Rf值均较七裂叶萆解大。 5.地下茎甾体皂甙元的紫外光谱检测,绵萆解在399nm处有峰,363有谷; 七裂叶萆解在310有峰,250有谷。  相似文献   
4.
表油菜素内酯对芹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0.1ppm BR能明显促进芹菜生长,增加其鲜重和干重,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也有增加,而且营养价值不降低,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5.
前言一般来说,菇类即担子菌等的子实体,经常把蘑菇、香菇、金针菇、平菇、口蘑属、松茸、灵芝等用作食品(或者药用)近年来随着食用菌人工栽培的开发,菇类产量飞速增长。在日本的农业中已占有重要位置[1983年、产量约2450亿日元(来日月刊菇类)]。菇类是双核化的营养菌丝受到温度和光照的刺激后形成了子实体的原基,随后营养菌丝吸收培养基中的养分就形成了成熟的子实体。有关菇类的生化研究  相似文献   
6.
贵阳地区菜地内中华大蟾蜍食性分析及捕食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的食性已有不少学者(邹寿昌,1966;胡淼,1979)作过分析和观察,但对菜地内中华大蟾蜍的食性问题未见报道。我们于1982年8—10月对  相似文献   
7.
核糖体一般可分为二大类。一类为80S真核型核糖体,另一类为70S 原核型核糖体。植物叶绿体中的核糖体属于后一类型。在低等植物叶绿体核糖体中,rR N A 分子通常只有23S、16S 和5S 三种,与原核生物核糖体基本相同。但是,70年代后期在高等植物叶绿体核糖体中,还发现了另一种小分子 RNA——4.5S rR N A。就象5.8S rR N A  相似文献   
8.
测定RNA序列的化学裂解直读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9年Peattie在Maxam和Gilbert的DNA化学裂解序列测定直读法的基础上,建立了RNA的化学裂解直读法。该法利用几种不同化学试剂,在~(32)P末端标记的RNA链上进行碱基特异性的、限制性的修饰。经苯胺作用后,RNA分子在修饰部位断裂。凝胶电泳分离和放射自显影后,可以从G.A>G、C>U和U四组区带上直接读出RNA的序列。该法快速、微量、不需特殊酶试剂。不受被测RNA二级结构影响,因而比较准确,现已逐  相似文献   
9.
10.
以合成的系列三氯杀虫酯类似物,对家蝇和棉蚜进行药效测定。结果表明:羧酸烷基为甲基,苯环上的取代基为Br或F时,对家蝇无效。在苯环的邻位上有-OCH3取代时也无效,如在间位上有-OCH3取代的化合物,则有一定的杀虫效果,但不如在邻位和对位上都有-OCH3取代的化合物的药效高。当α-碳上苯环的取代基为3,4-次甲二氧基,而只变换羧酸酯上的烷基(R)时,对家蝇的杀虫效果,趋向于随着α-碳原子与羧酸酯基的R碳链增长而递减。但R为苯基时,则效果不明显。同时从结果中也可以看出所测化合物,可能由于对家蝇和棉蚜的作用机理不同,因而其杀虫效果不成平行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