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2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比较研究下胫腓联合损伤单枚螺钉与双枚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稳定性能,为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2具成人尸体下肢标本为研究材料,均分为4组,正常组、损伤组、单枚螺钉固定组、双枚螺钉固定组,每组3具标本。对单枚螺钉组、双枚螺钉组的标本进行下胫腓前后韧带切断制成下胫腓联合损伤模型。造模完成后对两组分别用1枚螺钉和2枚螺钉固定,进行生物力学模拟实验,正常组和损伤组标本则不进行固定处理。比较4组标本在万能材料试验机上模拟足运动中立位、跖屈位(30°)、背屈位(20°)、旋后外旋位等4种运动工况,测量踝关节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结果:下胫腓联合损伤组在4种运动工况下,踝关节的强度、刚度发生异常,与正常组呈显著性差异(P0.05)。单枚螺钉组和双枚螺钉组在固定后,在4种不同运动工况下,踝关节的应力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均得到有效的改善,显著优于损伤组,其中单枚螺钉固定组生物力学指标与正常组最为接近,而2枚螺钉固定组生物力学指标更为坚强。结论: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损伤可达到正常的生物力学稳定性能,其中单枚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性能与正常组接近,而双枚螺钉固定强度更大,因此临床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螺钉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钠血症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相关性。方法:于2011年2月至2017年8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的住院患者中选取单侧新鲜闭合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340例(其中老年患者(年龄≥60岁)282例)及同期住院的非骨折老年患者16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中444例老年患者进行分组,根据有无发生骨折分为骨折组和非骨折组。记录患者入院后首次抽血生化检验结果中钠离子值,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低钠血症发生情况。在34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比较不同年龄段间骨折发生率、低钠血症发生率,分析低钠血症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相关性。结果:骨折组患者与非骨折组患者性别、年龄段、合并慢性疾病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组患者低钠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骨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60岁患者中,骨折发生率与低钠血症发生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低钠血症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发生相关,纠正低钠血症有助于预防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