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1992年   4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
1.
河北坝上蒙古口蘑生态观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田绍义  黄文胜 《真菌学报》1992,11(2):163-166
  相似文献   
2.
蒙古口蘑驯化栽培成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田绍义  杨发茂 《真菌学报》1992,11(2):146-149
  相似文献   
3.
<正> 蒙古口蘑(Tricholoma mongolicum Imai)俗称口蘑或白蘑(Imai,1937;Liu & Bau,1980;应建浙等,1982),是著名的塞北特产,以独有的色、香、味和丰富的营养弛名中外,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是我国的传统出口商品。由于受生态环境的影响,加之长期的掠夺式采收,使口蘑资源在坝上已濒临绝产边缘。坝上农科所位于口蘑产区,利用其地理优势和便利条件,以保护当地口蘑资源和进一步开发口蘑生产为目的,于1985年开始了口蘑资源调查,对野外生长发育过程及生态环境进行了系统的观察研  相似文献   
4.
防治粘虫、地老虎的最有利时期是在成虫发生阶段,方法是以糖蜜诱杀剂诱杀为主,但是使用糖蜜诱杀剂在大面积上应用成本太高,因此我所进行了代用剂的研究。经过较长时间试验,结果证明以“麻饼发酵液”代替“糖蜜诱杀剂”效果良好。而且诱杀作用大于糖蜜诱杀剂,制法简单,成本低廉,宜于大面积应用。 一、试验结果 在1959年7月3~7日用两种液剂进行对比,其诱杀粘虫、地老虎成虫的效果如下表:  相似文献   
5.
麦秆蝇是春小麦的主要害虫,发生普遍,为害严重。根据1958年在坝上的调查,小麦被害株率平均达30%以上;产量损失约三成左右,因此掌握麦秆蝇的发生规律,及时进行防治是保证小麦产量的稳定和提高的重要措施。目前对麦秆蝇发生消长的观察记载资料不多,需加以研究,现仅根据几年来的初步观察,提出几点预测预报意见。  相似文献   
6.
在观察研究蒙古口蘑生态的基础上,通过菌种分离、驯化,选出87-B-2优良菌株。在以马粪、麦秸等配制的发酵料进行瓶栽、箱栽试验的基础上,1990年用床式栽培方法驯化栽培成功蒙古口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