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苜蓿种质资源的分子遗传多样性分析对于种质资源保存和育种利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选用群体标记法对来自甘肃省的16个苜蓿品种的DNA进行RAPD扩增,旨在研究其遗传多样性,并在此基础上筛选品种特异性引物用于进一步的品种鉴定。依据16个苜蓿品种间的Roger’s遗传距离进行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品种间亲缘关系与其选育背景紧密相关,供试的16个品种被划为4个类群,其中,匍匐型品种Jindera与其他直立型品种差异显著,自成1个类群,引进品种和甘肃省内具有国外种质来源的育成品种被划为同1类群,而甘肃地方品种聚为2个类群。10个RAPD引物中有4个引物OPE4、OPE5、OPE6和OPE7分别检测到5个品种甘农3号、甘杂27、Jindera、陇东和Algonuin的特异性条带,可进一步用于开发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品种鉴定工作。以上结果进一步证实,利用RAPD标记研究苜蓿系谱发育关系和选择杂交亲本应采用群体标记法。  相似文献   
2.
苜蓿遗传多样性的取样数目——RAPD和SSR群体标记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花苜蓿为异花授粉植物,其DNA多态性研究的取样策略与遗传多样性分析直接相关.选取了4个苜蓿品种陇东(地方品种)、中兰1号(育成品种)、牧歌(Graze)和金皇后(Queen)(引进品种),设置了取样数目分别为10、20、40和60个单株进行DNA混合,利用RAPD(random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c DNA,随机扩增长度多态性DNA)和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简单重复序列)标记分别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发现40和60个单株DNA混合样的聚类结果一致,表明10和20个单株组成的群体太小,随着苜蓿群体取样数目的增加,遗传多样性分析的准确性也随之增加,但是分析成本也相应提高.鉴于此,利用RAPD和SSR标记分析苜蓿遗传多样性时采用40个单株的DNA混合样是较适宜的群体大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