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0 毫秒
1
1.
目的 调查儿童呼吸道流感嗜血杆菌分离株的耐药性和产β-内酰胺酶情况,研究分离株β-内酰胺酶基因的特征.方法 2011年1月到2012年6月,从儿童呼吸道分离流感嗜血杆菌,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常用抗生素最低抑菌浓度;用Nitrocefin纸片法检测β-内酰胺酶;用PCR扩增结合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对分离株β-内酰胺酶基因进行分型;比较TEM+菌株和ROB-1+菌株、TEM-1+菌株和TEM-2+菌株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 537株流感嗜血杆菌的β-内酰胺酶产酶率为52.3%(281/537);产酶株对氨苄西林、头孢克洛、头孢呋辛的MIC50、MIC90和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酶株(P<0.05);产酶株TEM基因阳性率为91.8%(258/281),其中90.3%为TEM-1型(233/258),7.4%为TEM-2型(19/258),ROB-1基因阳性率为8.2%(23/281);ROB-1+菌株对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MIC50和MIC90高于TEM+菌株,但头孢菌素类的MIC50和MIC90低于TEM+菌株;除头孢呋辛外,TEM-1+菌株和TEM-2+菌株对β-内酰胺类的MIC50和MIC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成都地区儿童呼吸道流感嗜血杆菌分离株β-内酰胺酶产酶率较高,产酶株主要携带TEM-1基因,对氨苄西林、头孢克洛和头孢呋辛等β-内酰胺类的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IgG类抗体亲和力检测在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用被动颗粒凝集试验(PPA)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儿童上呼吸道感染者血清IgM类抗体水平,同时用IFA法检测其IgG类抗体的亲和力,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一致性检验。结果在IgM类抗体检测上PPA法检出阳性率(60/120)高于IFA法(49/120),两法检测结果缺乏一致性。而IFA法检测IgG类抗体阳性的97例中,有22例检出低亲和力IgG类抗体,其中20例同时检出IgM类抗体,两法检测结果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01)和较好的一致性(0.7>Kappa>0.4)。结论肺炎支原体低亲和力IgG类抗体检测有与IgM类抗体检测类似的早期诊断价值,可与IgM类抗体联合检测用于区分近期感染、感染后复发或再次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脂磷壁酸(BLTA)对深部白色念珠菌感染小鼠生存状态的影响。方法通过尾静脉注射白色念珠菌,建立正常免疫力及免疫力低下小鼠深部白色念珠菌感染模型,观察不同剂量BLTA处理对小鼠体重变化、生存时间以及肾组织真菌负荷量的影响。结果深部白色念珠菌感染小鼠经BLTA处理后,生存状态有所改善,体重下降减慢。对于正常免疫力小鼠,BLTA150组的生存率明显高于未处理组(P0.01);而对于免疫力低下小鼠,BLTA100组和BLTA150组小鼠的生存率明显高于未处理组(P0.01)。无论免疫力正常还是免疫力低下小鼠,BLTA100组和BLTA150组的肾组织白色念珠菌菌落计数与未处理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 BLTA能够有效地改善深部白色念珠菌感染小鼠的生存状态,而且这种作用与BLTA呈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5.
“双一流”建设的核心是培养一流人才,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应用型示范课程建设是地方普通高等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其建设水平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以成都医学院“临床微生物学检验”课程为例,围绕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手段、课程考核等几个方面介绍了课程的改革与实践。这些改革在教学上更加注重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人文素养的培养,突显高素质临床微生物检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本课程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已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医学课程体系,可为地方医学院校应用型示范课程的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