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陕西长安及汉中两地中华稻蝗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海川  王青川 《昆虫学报》1997,40(4):374-378
通过对采自陕西长安及汉中地区的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Thunberg)之11个数量性状进行了多元分析。在主成分分析的第1、2主轴所构成的平面上,生活在两个地区的稻蝗个体被明显分成两个集团。此外,两地稻蝗在卵囊平均含卵量、卵粒大小及有效积温等生物学特性上均有显著的差异,这意味着长期的地理阻隔(秦岭山脉)致使两地的稻蝗演化成两个地理宗。由于使用传统的形态方法无法准确区分这两个地区的稻蝗,我们为这两个居群的雌性和雄性成虫分别建立了线性判别函数,以便为今后进一步的小进化研究奠定一个基础。V(雌性)=-11.67+195.44H+1.91E/F+8.663MX+22.80F/C+0.34P一3.50MZ-102.76H/C-42.51F;y(雄性)=-17.06+30.183MZ+4.313F,这里,当v(雌性或雄性)<0时,个体属于长安县的居群,否则,属于汉中的居群。  相似文献   
2.
东亚飞蝗与亚洲飞蝗的主成分及判别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采用自我国西北,西南地区散居型飞蝗标本之11个数量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和判别式分析。个体水平上的主成分分析说明:飞蝗个体在空间上存在着连续变异。鉴于使用传统的形态测量方法有时难以在个体水平上明确划分亚洲飞蝗和东亚飞蝗,我们这个两个亚种的雌性和雄性分别建立了线性判别函数:V(雌性)=-35.37℃+2.72Mx-1.71V+4.31E/F;V(雄性)=-17.22+9.11H-5.64P-1.05  相似文献   
3.
1996年6月至10月,在陕西省汉中盆地对锐劲特(苯基吡唑类新型杀虫剂)进行了笼罩和田间实验。目的在于弄清该杀虫剂对稻蝗的作用方式及防治价值。结果如下:1)低剂量的锐劲特(4 g/ha和8 g/ha活性物质)对稻蝗有很强的触杀和胃毒作用。触杀击倒的作用较胃毒的作用迅速;2)锐劲特对稻蝗的控制作用长达3周以上,明显长于通用杀虫剂;3)两种剂量的锐劲特作用于稻蝗时,其区别只表现在施药后稻蝗存活时间的长短,在控制效果上无明显差异;4)与空白对照田的产量相比,施用锐劲特后可挽回12%的稻谷损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