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血液感染的病原菌种类以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方法对2290份老年住院患者血培养标本中186例培养阳性检出菌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分离的172株细菌中,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及真菌分别占54.7%、34.9%和10.5%;革兰阴性菌中以大肠埃希菌占绝对优势(20.9%),假单胞菌其次(10.5%),革兰阳性菌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占绝对优势(20.9%),金黄色葡萄球菌仅为2.9%。药敏试验表明老年菌血症的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严重,尤其是CNS及假单胞菌属细菌表现为较高的耐药率及多重耐药性。结论老年菌血症病原菌以机会致病菌感染比例较高,致病菌耐药问题严重,及时监测老年致病菌的变迁和耐药发展趋势以指导临床用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静脉留置部位导管相关菌血症的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调查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病原学特点。方法回顾性调查杭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03年1月至2005年9月静脉留置治疗患者感染的发生情况,并对其病原菌及耐药特点进行分析。结果165例患者共送检留置导管标本184份,140份标本检有病原菌,检出率为76.1%(140/184)。在165例患者中有150例进行了血液培养,发生血流感染的有103例,感染率为68.7%(103/150)。从140份静脉留置导管标本中共分离出171株病原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等。有44例患者静脉留置导管和血液培养出同一种病原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导管留置后到第一次血液培养出现阳性的时间大约为4~8d。同时从静脉留置导管和血液分离的21株表皮葡萄球菌全部对呋喃妥因和万古霉素敏感,除对利福平的耐药率较低外,对其它抗生素的耐药率都超过50%。结论静脉留置导管较易引起血流感染,引起血流感染病原菌主要以表皮葡萄菌为主,且耐药性严重。  相似文献   
3.
女性体检人群生殖道病原体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体检妇女人群生殖道感染情况,为女性生殖道感染的防治提供进一步的资料。方法对1157例参加健康体检的妇女的阴道后穹窿及宫颈分泌物标本进行显微镜镜检以检测阴道清洁度、真菌、滴虫等,同时采用培养法对淋球菌、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真菌等进行检测,沙眼衣原体则采用免疫层析法;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女性生殖道感染的感染率为54.0%,其中混合感染率为9.3%,而清洁度异常率仅为23.8%;前3位病原体依次为解脲支原体(35.3%)、衣原体(22.2%)、真菌(5.5%);年轻妇女组与年老组支原体的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女性生殖道感染情况严重,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隐匿,加强对育龄妇女的监测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下呼吸道感染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质粒AmpC酶的产生情况及耐药性,研究AmpC酶的基因型别.方法 用纸片扩散确证法检测ESBLs;用酶提取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AmpC酶的基因,DNA序列测定检测AmpC酶的基因型;K-B法检测细菌耐药性.结果 58株下呼吸道感染肺炎克雷伯菌中ESBLs阳性21株,AmpC酶阳性5株,其中3株ESBLs和AmpC酶均阳性,5株AmpC酶阳性菌中,4株扩增出DHA基因,经测序均为DHA-1,1株扩增出MIR基因.产酶菌株的耐药性明显高于非产酶株.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中ESBL*s和AmpC酶均有较高的检出率,AmpC酶以DHA基因型为主.产ESBLs和AmpC酶是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血液、尿液及咽拭子标本中穿通支原体(Mycoplasma penetrans,Mp)的分离检出率以及与病理型别相关性。方法采用分离培养法,共计从26例IgA肾病患者血液、尿液及咽拭子标本及38例正常对照相应标本中进行穿通支原体分离检测,对培养阳性标本用穿通支原体套式PCR进行证实。结果在11例(42.3%)患者血液与尿液或(和)咽拭子中同时分离到穿通支原体,单独尿液或咽拭子标本阳性分别为1例(3.8%)与7例(26.9%)。26例IgA肾病患者血液、尿液及咽拭子穿通支原体的分离检出率分别为42.3%、23.1%与57.7%;与38例正常对照组血液、尿液及咽拭子检出0例、2例(5.3%)与7例(18.4%)相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在正常对照组中无2种以上标本同时检出穿通支原体。结论穿通支原体在ISA肾病患者的血液、尿液与咽拭子标本中均有较高的检出率且与病理型别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