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
1.
目的探究海参多糖对抗生素所致小鼠肠道菌群失衡的调整作用。方法超声浸提法提取海参多糖,硫酸-苯酚法测定多糖含量;通过抗生素连续灌胃1周,构建小鼠肠道紊乱模型;将18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自然恢复和海参多糖干预组(每组6只),定期留取粪便,采用PCR-DGGE技术获得肠道菌群分子指纹图谱,进行相似性、多样性及主要差异条带序列的分析。结果提取海参多糖的浓度为1.92 mg/mL;正常对照组小鼠肠道菌群以有益菌,即乳杆菌属和梭菌属占主导地位;而在抗生素干预后,这两种菌的含量明显下降,并伴随检测出致病性卟啉单胞菌属;经海参多糖处理后,有益菌含量有所恢复,有害菌含量降低。结论海参多糖对抗生素所致实验小鼠肠道菌群紊乱有一定的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银耳多糖(TP)对环磷酰胺(Cy)造成的免疫抑制小鼠肠道菌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8只SPF级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NC)组、模型对照(NaCl+Cy)组和银耳多糖恢复(TP+Cy)组,每组6只。NC组小鼠正常饮食饮水,不做任何处理;NaCl+Cy组小鼠每日腹腔注射环磷酰胺0.04 mg/g(以体质量计算,下同)、灌胃生理盐水0.3 mL;TP+Cy组每日腹腔注射环磷酰胺0.04 mg/g、灌胃银耳多糖0.1 mg/g,观察小鼠皮毛、行为、粪便等状态变化。10 d后处死全部小鼠,无菌条件下采集粪便,应用PCR-DGGE技术进行肠道菌群分析;收集脾、结肠等器官,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进行脏器损伤分析。结果与NC组小鼠相比,NaCl+Cy组小鼠脾指数、胸腺指数下降;TP+Cy组小鼠脾指数、胸腺指数与N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R-DGGE结果显示,NaCl+Cy组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增加,优势菌群发生变化,疣微菌和紫单胞菌丰富度增加,乳杆菌、普雷沃菌、海洋螺菌、短杆菌和伯克菌丰富度减少;TP+Cy组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和优势菌群与NC组几乎没有差异。HE染色结果显示,NaCl+Cy组小鼠结肠、脾等脏器均有一定的炎症反应,但是TP+Cy组小鼠脏器未见明显损伤。结论银耳多糖对环磷酰胺造成的免疫抑制小鼠的脏器损伤、肠道菌群改变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及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法)探究地塞米松对小鼠肠道菌群和脏器的影响。方法选用SPF级Balb/c小鼠1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只。实验组每日灌胃1.228 5 mg/kg地塞米松,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观察小鼠体质量、行为、皮毛和粪便等的变化。28 d后,无菌条件下取小鼠粪便提取细菌基因组DNA,应用PCR-DGGE技术进行肠道菌群多样性及差异性分析;取小鼠肺、脾、肝、小肠、盲肠等进行HE染色,观察其脏器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体质量有明显降低,肺指数升高,脾指数下降;PCR-DGGE结果表明实验组小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明显增加,优势菌群发生转变;实验组小鼠脏器出现了明显的炎症反应。结论服用地塞米松使小鼠肠道菌群的构成和多样性发生了显著改变;引起了小鼠脏器的炎症反应,可能会对小鼠生长发育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