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2019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天津近郊番茄病毒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ELISA间接法检测出天津近郊番茄上至少有9种病毒类型。且首次检测出国内在番茄上尚未报道的番茄黑环病毒(TBRV)、绒毛烟斑驳病毒(VTMoV)。经生物学测定还分离出番茄上表现枯斑型的86-125和在豇豆上产生大红斑的86-95-15均与13种抗血清呈阴性反应的杆状待测病毒。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3D打印辅助置钉技术用于寰枢椎不稳椎弓根置钉的安全性及准确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寰枢椎不稳病例,术前采用3D打印技术构建个体化3D打印模型,在模型上模拟置钉,获取最佳置钉点、置钉角度等个体化置钉数据,并于术中辅助椎弓根螺钉置入。通过CT扫描评价置钉准确性,测量术前、术后患者寰齿间隙判断寰枢椎复位情况,测量颈延角评价脊髓压迫改善情况,并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判断患者脊髓功能改善情况。术后定期随访观察固定效果、稳定性、神经损伤等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3例患者均采用3D打印辅助置钉技术进行内固定治疗,手术顺利,术中及术后无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复位及内固定效果满意。共置入椎弓根螺钉31枚,其中29枚完全在椎弓根内,置钉准确率为93.5%。寰枢椎较术前明显复位,术后寰齿间隙、颈延角和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技术辅助上颈椎椎弓根置钉的准确性及安全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前,转移性肾癌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我们自1996~1997年8月,联合应用γIL 2和α IFN治疗转移性肾癌11例,报告如下:对11例转移性肾癌,男8例,女3例,年龄46~72岁,均经手术治疗病理诊断,4例手术前已发现转移,7例为手术后5~14个...  相似文献   
4.
分子生物学方法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食品安全受到广泛关注。及时、准确地检测出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是食品安全检测的重要内容,食品病原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因其特异性和灵敏性而备受瞩目。我们主要介绍了基因探针检测法、PCR检测法和基因芯片检测法的原理、开发及其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