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多样性研究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及群落内种间相互作用是影响其生态功能的决定性因素。尽管微生物群落是地球生物化学循环的主要驱动者,但是由于传统的微生物培养方法只能分离约1%10%的环境微生物,对复杂的环境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了解甚少。元基因组学、单细胞分析和群落遗传学等方法的出现,及其与微生物学的交叉融合,使得人们能够从微生物群落组成、物种功能、种间相互作用和预测模型等方面分析微生物群落。重点综述了元基因组学、单细胞分析和群落遗传学等方法及其在环境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2.
为了在二维凝胶电泳(2-DE)中有效分离牛乳中的碱性蛋白,本试验在等电聚焦上样缓冲液中加入异丙醇和甘油,采用杯上样方式,比较了三丁基磷(TBP)和二硫苏糖醇(DTT)两种还原剂对碱性区域蛋白的分离效果。结果发现,等电聚焦上样缓冲液以TBP为还原剂的碱性蛋白分离图谱水平条纹少,优于以DTT为还原剂图谱。表明等电聚焦上样缓冲液以TBP为还原剂,采用杯上样的方法可以改善牛乳中碱性蛋白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3.
免疫刺激复合物疫苗制备及其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确定了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疫苗的安全有效剂量及其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体重25 g左右的昆明小白鼠60只,分为12组,每组5只,腹腔分别注射不同剂量(5-200μg)的ISCOM疫苗,观察小鼠健康状态。选取体重28 g左右的昆明小白鼠60只,分为4组,分别在腹腔注射相同剂量的灭菌生理盐水,Lipase+生理盐水,空ISCOM,Lipase+ISCOM疫苗,利用间接ELISA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效价。结果表明,当注射剂量为5-25μg/只时,小鼠无任何异常症状。免疫后8 d,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效价(log2)可以达到10.5,显著高于对照组。因此,ISCOM疫苗能有效引起小鼠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4.
后基因组时代,仅依靠基因组方法来研究原位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已远远不够,在这种背景下元蛋白质组学研究逐渐兴起。应用元蛋白质组学技术可大规模研究原位微生物群落的蛋白质表达,分析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的功能,寻找新的功能基因和代谢通路,为微生物群体的基因和功能多样性研究提供数据。同时,还可鉴定与微生物功能相关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未来可以作为生物标记物为环境可持续发展铺路。综述了元蛋白质组学的发展概况及其在微生物功能研究中的重大作用,强调了元蛋白质组学方法在分析新功能基因及其相关基因,揭示微生物多样性与微生物群体功能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起到的作用,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动物胃肠道微生物对生产性能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营养、微生物组与生产表型的互作研究已经成为国际研究热点。综述了2016年动物胃肠道微生物组学研究取得的十项重要成果,这些成果通过组学方法,研究了瘤胃纤维分解菌和尿素分解菌的功能基因多样性,揭示了微生物群落与日粮营养素、宿主基因型、环境的互作关系,阐明了反刍动物生产表型相关的瘤胃微生物种类和功能;首次构建猪肠道微生物组参考基因集,解析猪全肠道黏膜微生物组成,阐明了猪增重相关肠道微生物种类。这十大亮点成果将为国内动物营养学家开展动物胃肠道微生物组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奶牛乳腺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量和种类繁多的脂肪酸构成了牛奶中不同分子量和饱和度的甘油三酯,也是乳脂的主要成分.链长不同的脂肪酸来源也不尽相同,几乎所有的短链和中链脂肪酸都由乳腺内源合成,长链脂肪酸主要是由血液中转运而来,奶牛乳腺在转运和合成脂肪酸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人员将传统营养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相结合,发现了大量与乳脂合成相关基因,并揭示了其功能和相互之间的作用.就奶牛乳腺的脂肪酸摄取和转运,脂肪酸的内源合成,乳腺重要酶类,脂肪酸酯化和相关基因网络调控几方面对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进行归类,对其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7.
饱和荧光染料、未标记探针与实时荧光PCR结合产生的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是一种新的实时定量技术,在检测速度、灵敏度和准确性上具有突出的优点,近几年来在突变扫描、DNA甲基化和基因分型等医学检测中发展迅速.就HRM的原理、应用以及在HRM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未标记探针(unlabled probe)HMR、弹回探针(snap probe)HMR技术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Fc受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Fc受体(FcRn)是由α链和β链两个亚基以非共价键的形式组成的异源二聚体,在免疫球蛋白IgG转运和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FcRn的分子结构、转运机制及其功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Real-time PCR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eal-time PCR(RT-PCR)是基于PCR,利用不同的荧光检测定量核酸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基因分型,单核苷酸多态性,等位基因突变检测等方面.综述了RT-PCR作为一种检测技术,在医学、食品、环境微生物等不同领域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0.
以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为模型,采用台盼蓝染色绘制生长曲线,细胞流式检测细胞凋亡,以正常培养温度(38℃)为对照,研究体外高温培养条件下(42℃),添加不同浓度(0.01、01和1mol/L)甲状腺素(thyroxine,T4)对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T4在38℃有促进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生长的趋势,但是变化不显著(P>0.05),而T4对缓解高温所造成的乳腺上皮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也不显著(P>0.05);不同的T4都能够极显著缓解42℃培养1 h和3 h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凋亡(P<0.01),并且对缓解42℃培养3 h的细胞凋亡效果更加明显,但是对42℃培养5 h和8 h的细胞,仅1 μmol/L的T4能够极显著缓解其凋亡(P<0.01).结果提示,T4对高温造成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生长抑制没有明显的缓解作用,但能缓解高温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