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神经元迁移的细胞和分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脑的发育过程中,神经元的正确迁移是正常脑组织发生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通过不同的学科方法,对于神经元迁移的机制有了较好的理解。在细胞水平上,神经元迁移需要3个重复事件的精确调控;在分子水平,与神经元迁移相关的胞外信号分子已经被鉴定,而且大量的胞内信号通路也已经被阐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淋巴结肿大在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致双下肢水肿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经超声诊断有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伴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双下肢水肿患者20例作为观察组,22例有下肢动脉硬化但无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双下肢水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其动脉粥样斑块、淋巴结大小及胆固醇、血沉、C-反应蛋白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斑块、淋巴结大小均大于对照组,胆固醇、血沉、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伴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者可致双下肢水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淋巴结肿大在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致双下肢水肿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经超声诊断有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伴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双下肢水肿患者20例作为观察组,22例有下肢动脉硬化但无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双下肢水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其动脉粥样斑块、淋巴结大小及胆固醇、血沉、C-反应蛋白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斑块、淋巴结大小均大于对照组,胆固醇、血沉、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伴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者可致双下肢水肿。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绞股蓝Gyrugstemma pentaphyllum(Thunb.)Makino(GP)中的多糖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得到了两个均一多糖:GPS-2和GPS-3,并对GPS-3进行了纯度分析、分子量测定,结果表明:GPS-3的糖含量为78.10%,分子量为9100 Dal.然后在细胞水平研究了这两种多糖对神经细胞谷氨酸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绞股蓝多糖试验组神经细胞损伤有不同程度的减轻,与谷氨酸损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5.
葡萄球菌蛋白A(staphylococcus protein A,SPA)是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细胞壁上的一种黏连蛋白.经过几十年的研究,由于其对免疫球蛋白IgG的亲和特性,SPA已作为一种工具在抗体的检测、纯化以及疾病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SPA衍生物的构建适应了现代生产的需要,改造后的SPA可以与多种报告分子相偶联,使得免疫诊断更加快速准确.本文综述了SPA基于其免疫学特性,在抗体纯化和现代免疫分析应用中的发展状况及前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