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2015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1.
收集吉林蜂场的蜜蜂蜂蛹病料的RNA作为扩增模板,依据GenBank公布的黑蜂王台病毒(Black queen cell virus,BQCV)的全基因组序列,自行设计了10对引物,运用RT-PCR首次获得中国BQCV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命名为中国BQCV-JL1株。其全基因组序列由8 358个碱基组成,与GenBank公布的其他6株BQCV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相比,同源性为86%~93%。中国BQCV-JL1株ORF 1的位置为546nt~4 676nt(4 131nt),ORF 2位于5 750nt~8 203nt,两个ORFs之间存在一段长为543nt(4 891nt~5 433nt)的ORF3。中国BQCV-JL1株第一个基因功能区ORF1′的位置为546nt~5 429nt,包含ORF 1和ORF 3。在ORF2之前存在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其末尾3碱基为CCU(5 642nt~5 644nt),为促进ORF 2翻译的起始密码子,中国BQCV-JL1株第二个基因功能区ORF2′的位置为5 642nt~8 203nt。中国BQCV-JL1株与Hungary 10(EF517515)同源性最高(93%),且分析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与South Korea(JX149531)株最接近,表明中国BQCV-JL1株与South Korea(JX149531)株均有可能来自欧洲。中国BQCV-JL1株与其他6株全基因组序列在ORF位置划分上存在差异,其原因是部分位置发生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2.
应用实时荧光PCR检测致病性蜡样芽孢杆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SYBRGreenⅠ染料能与双链DNA结合发出荧光的特点,建立一种用来检测致病性蜡样芽孢杆菌(B.cereus)的实时PCR方法。方法:对致病性蜡样芽孢杆菌致病相关基因cereolysinAB基因序列进行分析,设计1对特异引物,通过对SYBRGreenⅠ实时PCR反应条件的优化,实现对致病性蜡样芽孢杆菌的检测。结果:该方法具有较强的灵敏性及特异性,能够对致病性蜡样芽孢杆菌进行有效检测,其最低检出限可达8CFU/mL。结论:利用该技术检测蜡样芽孢杆菌,较常规的生化检测方法具有省时省力的特点,且灵敏性较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是一种危害严重、在世界各地广泛流行的植物病原真菌,当前对串珠镰刀菌的鉴定主要根据其菌丝体及再生菌丝的形态结构学特征及染病作物的病害症状来进行鉴定。这些鉴定方法相对简单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验,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采用串珠镰刀菌种特异性的寡聚核苷酸为引物,运用PCR技术对串珠镶刀菌进行检测是一种快速可靠的检测鉴定方法,它无需病原菌的分离培养纯化,能从感病的玉米组织中直接实现对串珠镰刀菌的快速检测。经对霉变玉米样品和玉米穗腐病组织的检测,证明该方法是一种快建、有效的方法,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二十二碳六烯酸甲酯标准样品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制备采用以深海鱼油为基础原料,在碱性条件下皂化水解为游离脂肪酸,经尿素-甲醇包合分离后,以硫酸-甲醇甲酯化,再经硝酸银-硅胶柱层析分离,从而得到高纯度的二十二碳六烯酸甲酯标准物质,并经定值测试,确认该标准物质的含量≥98%以上。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PCR技术对致病性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进行检测。方法:对致病性蜡样芽孢杆菌溶血素HBLa基因序列进行分析设计一对特异引物,通过优化PCR反应条件,来实现对致病蜡样芽孢杆菌的快速检测,结果:该方法具有较强的灵敏性及特异性,能够对肠毒素型腊样芽孢杆菌进行有效的检测,其最低检出限可达9CFU/ml,用PCR技术对食物样品中致病性蜡样芽孢杆菌的检测取得与普通生化检测方法一致的结果。结论:利用PCR技术对食品中蜡样芽孢杆菌的检测较常规的生化检测方法具有省时省力的特点且灵敏性较高,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蜜蜂黑蜂王台病毒(Black queen cell virus,BQCV)是引起蜜蜂蜜蜂黑蜂王台病的病原体,主要侵染蜜蜂蜂王幼虫。BQCV基因组为单正链RNA,包括5'端的ORF 1和3'端的ORF 2两个开放阅读框。分别编码非结构蛋白和结构蛋白。本实验室首次成功分离鉴定得到中国首株BQCV毒株,命名为中国BQCV-JL1株。该株全长为8 358 nt。【目的】本文主要研究该株核苷酸序列位置为1~1 124 nt的片段,该段序列的1~545 nt为该毒株的5'UTR区域。【方法】通过Blast及DNAStar等软件对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结果】5'UTR区域的同源性为94%~99%,为高度保守序列。【结论】经Mega5软件作多重序列对比分析得知,该中国BQCV-JL1株的5'UTR区域与其他毒株差异性很大,经分析推断原因为碱基的缺失与碱基置换。  相似文献   
7.
蜜蜂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授粉昆虫,既能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又能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增产效应。但近年来蜜蜂疫病频发给养蜂业带来巨大的损失。黑蜂王台病自1955年首次报道以来,目前呈世界性分布,主要感染蜂王幼虫和蛹,引起虫体变暗变黑,甚至导致整个巢房壁变黑,可引发蜜蜂大量死亡。该病为季节性流行,且常呈隐性感染,可通过水平和垂直途径传播,微孢子虫不仅作为媒介生物在该病的传播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微孢子虫感染蜜蜂后会导致隐性感染黑蜂王台病毒的蜜蜂迅速发病致死。黑蜂王台病毒宿主范围广,不仅可以感染多种蜂属,而且还可感染蜘蛛、蜈蚣等节肢动物。该病毒可与其他蜜蜂病毒发生合并感染。本文对黑蜂王台病的发生、流行过程、地域分布、传播途径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