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蟾胡子鲇的繁殖习性和胚胎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有关硬骨鱼类的种内、种间、属间、亚科间的杂交曾有不少的报道。从养殖效果看,有生产价值者虽仅限于少数种类,但在生产上往往能取得很大的经济效益和获得大幅度增产,如鲤鱼杂交,罗非鱼杂交等等。因而利用杂交方法改良养殖鱼类性状仍然是目前常用的手段之一。在1983—1985年,我们对原产埃及的革胡子鲶(Clarias lazera)与本地产胡子鲶(Clariasfuscus)进行了杂交研究,现作一简要报道。    相似文献   
3.
革胡子鲶受精过程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应用扫描电镜观察和描述了革胡子鲶成熟卵和精子的形态、卵壳膜的表面结构和形态、受精孔的位置和结构、精子入卵过程的程序和变化。讨论了精子入卵过程及精孔细胞在解体之后可能转变为一种能够吸引精子在精孔区聚集的“受精素”物质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掌握虎纹蛙(Rana tigrina rugulosa)人工繁殖的方法与规律,为发展养殖提供资料,我们于1987和1988年4至5月间,进行了人工催产和人工授精的研究。一、材料与方法(一)材料亲蛙购于广州市场,雌蛙体重84.8—435克,体长9.1—12.9厘米,腹围14—18.2厘米,雄蛙体重48.6—121.9克,长7.5—10.2厘米。先后进行11批试验,每批用亲蛙1—3对,共46对。选择亲蛙要求体大健壮无病无伤,雄蛙婚垫明显,体略呈金黄;雌蛙腹围较大,轻压腹部两侧,手感富有弹性,甚至可以触到卵块或卵粒,有时可流出少量卵子。(二)产卵地设置在僻静处,室内用水族箱,室外用小水泥池,加入…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次报道了苏氏(鱼芒)鲇的具有气呼吸作用的鳔的组织学和呼吸上皮的超微结构。鳔由浆膜、纤维层、粘膜上皮三层构成,纤维层的胶原纤维向鳔腔内突入衍生出密集的泡囊状小室,并在鳔腔中心汇合为中轴。泡囊小室的内表面被覆高度毛细血管化的上皮(即呼吸上皮)。呼吸上皮细胞是一类同型特化的扁平上皮细胞,电镜观察证明具有哺乳类肺泡上皮Ⅰ型和Ⅱ型细胞的结构。上皮细胞基底面与单层的毛细血管壁细胞联接形成胞质薄层的血-气屏障。研究结果证实鳔是苏氏(鱼芒)鲇的重要副呼吸器官,具有强的空气呼吸作用。  相似文献   
6.
食蚊鱼生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Baird et Girard)属于鱂形目(Cyprinodontiformes)、胎鱂科(Poeciliidae)。是一种原产北美洲的热带性卵胎生小鱼。这种鱼自1927年从马尼拉引入我国后,已成为遍及我国南方淡水小鱼,并在灭蚊控疟方面发挥一定作用。有关其繁殖生物学Rosen,D.E.et al.(1963),Resenthal,H.L.(1952),Turner,C.L.(1937,1941.)曾有过报道,为了补充食蚊鱼繁殖生物学资料,作者在1979—1982年在广州对其生殖特性作了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7.
苏氏(鱼芒)的鳔的形态结构和气呼吸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苏氏(鱼芒)的鳔的形态结构和气呼吸习性。苏氏(鱼芒)的鳔呈高度血管化和具有密集的类似肺泡的泡囊状呼吸小室。通过水面的气呼吸活动获得氧气。在水温为25.2—25.8℃、溶氧量0.57—0.65mg/l时,气呼吸频数为17.2—17.5次/鱼/小时。呼吸频数随溶氧量升高而下降。在高溶氧量的水体中(3.45—5.46mg/l)仍具有进行水面气呼吸,但频数较低。在阻碍气呼吸进行时,窒息点为0.95—1.06mg/l,这一窒息点大大高于气呼吸时正常生活所允许的最低溶氧量(约0.6mg/l)。实验证实了鳔是苏氏(鱼芒)的重要辅助呼吸器官。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次报道了苏氏mang鲇的具有气呼吸作用的鳔的组织学和呼吸上皮的超微结构。鳔由浆膜、纤维层。粘膜上皮三层构成,纤维层的胶原纤维向鳔腔内突人衍生出密集的泡囊状小室,并在鳔腔中心汇合为中轴。泡囊小室的内表面被覆高度毛细血管化的上皮(即呼吸上皮)。呼吸上皮细胞是一类同型特化的扁平上皮细胞,电镜观察证明具有哺乳类肺泡上皮Ⅰ型和Ⅱ型细胞的结构。上皮细胞基底面与单层的毛细血管壁细胞联接形成胞质薄层的血一气屏障。研究结果证实鳔是苏氏mang鲇的重要副呼吸器官,具有强的空气呼吸作用。  相似文献   
9.
胡子鲶的胚胎和幼鱼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胡子鲶(Clarias fuscus)的胚胎和幼鱼的发育过程与蟾胡子鲶(C.batrachus)类似,器官分化时间和大小比例则有一定的差异。胡子鲶卵呈球形,富含卵黄,卵径1.7—1.9毫米;出膜仔鱼全长4.8—5.1毫米,比蟾胡子鲶约大1/3;幼鱼卵黄囊被吸收消失的时间比蟾胡子鲶迟1—2天。心脏的出现和搏动与开始出现血液循环的间隔时间只有3—5小时;耳石的出现几乎和心脏的出现处在同一时间内,与白鲢有较大的差异。在仔鱼前期居维氏管明显,但出现的时间比蟾胡子鲶稍迟些。仔鱼出膜形式与蟾胡子鲶不同,也与一般鱼类出膜形式不同。仔鱼是以腹部卵黄囊顶破卵膜,以卵黄囊先出膜,一般鱼类多数是以头部或尾部先出膜的。在水温28.5—31℃的条件下,从受精到孵化出膜的时间为28小时25分;幼鱼期共历时12—15天。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苏氏MANG的形态结构和气呼吸习惯.苏氏MANG的鳔呈高度血管化和具有密集的类似肺泡的泡囊状呼吸小室.通过水面的气呼吸活动获得氧气.在水温25.2-25.8℃,溶氧量0.57-0.65mg/l时,气呼吸频数为17.2-17.5次/鱼/小时.呼吸频数随溶氧量升高而下降.在高溶氧量的水体中(3.45-5.46mg/l)仍具有进行水面气呼吸,但频数较低.在阻碍气呼吸进行时.窒息点为0.95-1.06mg/l, 这一窒息点大大高于气呼吸时正常生活所允许的最低溶氧量(约0.6mg/l).实验证实了鳔是苏氏MANG的重要辅助呼吸器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