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建立大鼠肠淤血再灌注动物模型,探讨淤血再灌注肠神经组织损伤的机制,为临床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成年Wistar大鼠60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只.实验组采用阻断门静脉1h后开放的方法建立大鼠小肠淤血再灌注模型,对照组只进行同样腹部手术操作但不夹闭门静脉,正常组不手术.6小时后取各组下腔静脉血,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然后处死动物,取距回盲部15厘米处肠管1厘米,采用伊红-苏木素(HE)染色观察肠粘膜组织形态学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正常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小肠壁肠神经组织中微管相关蛋白2(MAP-2)的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可见,正常组、对照组为正常肠道管壁结构,实验组肠壁各层有比较明显的淤血、出血,小肠绒毛固有层水肿,黏膜上皮有脱落、坏死;实验组MAP-2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及对照组(P<0.05);与正常组及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MDA的含量则明显升高(P<0.05).结论:肠淤血再灌注可能导致肠道神经元数量减少,其机制可能与肠淤血再灌注造成的自由基损伤和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软组织预测技术在正颌外科手术计划中的应用,构建虚拟手术仿真平台.方法:随机选择1例下颌骨前突伴颏部后缩畸形的患者,术前行头部螺旋CT扫描,获得的容积数据信息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获到颅骨及软组织的三维数字化模型.在此虚拟模型的基础上,模拟骨组织的切割、旋转和平移等手术操作,并预测相应手术的术后软组织变化.结果:应用该颅颌面三维数字化模型,模拟LeFort Ⅰ型截骨术、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BSSRO)和水平截骨颏成型术.通过上颌骨前移、下颌骨后缩获得理想咬合关系,应用前移与后退的不同数据模拟手术过程,预测术后颌面软组织的改变效果,设计最佳手术方案.结论:计算机辅助软组织预测技术能够快速整合多种医学影像数据信息,直观模拟手术设计与术后效果,为正颌外科矫治牙颌面畸形制定个体化最佳手术方案提供了实用有效的技术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建立免疫性肝损伤模型,探讨Tim-3通路在阻断或激活时对Th17细胞的影响。方法大鼠尾静脉注射刀豆蛋白A(Con A)8周,建立免疫性肝损伤模型。无菌取脾脏制备脾淋巴细胞,取外周血分离血清后于-20℃保存,取肝脏组织放入4%的多聚甲醛中固定备用。在96孔板上将脾淋巴细胞平均分成5组,即阻断实验组、阻断对照组、激活实验组、激活对照组和Con A对照组。用Tim-3的单克隆抗体即Anti-Tim-3来阻断Tim-3通路;用Tim-3的重组配体galectin-9来激活Tim-3通路,37℃、5%CO2培养箱中培养72 h,收集细胞上清液于-20℃保存。生化分析法测血清中ALT、AST和ALB的表达;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测肝脏组织中IL-17A和ROR-γt蛋白的表达;ELISA法测细胞上清液中IL-17A及IL-6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测各组脾淋巴细胞ROR-γt 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HE染色可见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肝脏组织损伤及较多的假小叶,免疫组化可见IL-17A和ROR-γt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与阻断对照组相比,阻断实验组中IL-17A和IL-6的水平升高(P0.05);与激活对照组相比,激活实验组中IL-17A和IL-6的水平降低(P0.05);实时定量PCR显示与阻断对照组相比,阻断实验组中ROR-γt 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免疫性肝损伤的发病与Th17细胞密切相关,免疫调控Tim-3通路可通过影响Th17细胞效应,进而参与免疫性肝损伤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