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啤酒酵母同源多倍体系列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秋水仙碱诱导Saccharomyce$cerevisiae No.2.576获得以下结果: (1)用单孢分离及秋水仙碱溶液处理,获得一套同源多倍体系列,包括:单倍体、二倍休、三倍体、四倍体。 (2)经DNA测定,该同源多倍体系列的DNA平均含量分别为:(6.12 4-0.32),(11.4±o.46),(17.8±0.43)和(26.4±1.36)×10-11毫克。 (3)测量兹同源多倍体系列的釉胞体积分刖为:62.4,83.2,185和283立方微米。 (4)用秋水仙碱溶液处理过的这一套多倍体系列,仍具有原菌株的分类特征,而且细胞是单核的。  相似文献   
2.
酵母细胞自溶过程的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从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测定细胞内物质的外溢动态以及分析自溶作用的产物等方面研究了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tsiae BE-11在50℃温度处理下的自溶作用。在保温过程中细胞先经一段很短的迟缓期,然后就向胞外溢出可溶性的具有强紫外吸收的物质,测定自溶液中氨基氮、还原糖的含量,其递增趋势也与上述类似,而未降解的蛋白质的外溢量则很少。保温2zh,细胞外溢物质的总量便达到原细胞重的50%,以后基本趋于稳定。用美蓝染色法观察了细胞从死亡到内含物外溢的过程,细胞经悍温60h仍保持着完整的轮廓,但通过超声波处理和扫描电镜观察,证明这些“完整”酵母的细胞壁已被相当地削弱和部分分解。  相似文献   
3.
一株侧孢芽孢杆菌产生的细菌溶解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所保藏的菌种中筛选并经紫外线处理获得一株产细菌溶解酶的侧孢芽孢杆菌。研究了产生溶解酶的最适条件;培养基中葡萄糖的最适浓度为0(?)2%,超过此浓度抑制此酶的产生;在菌的稳定生长期,酶的产量最高。用 DEAE-纤维素柱层析提纯的酶制品,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呈现一条主带。培养滤液和酶制品能溶解全部供试溶菌谱的革兰氏阳性菌,对个别几株铜绿色假单胞菌也有较低的溶解活性。溶菌的最适 pH 是7.5,最适温度是45℃,Tris-HCl 缓冲液的浓度超过0.05M,溶菌活性就突然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兔早期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其中实验组45只,对照组10只。实验组给予皮下注射葡萄籽油稀释的50%CCL4,1次/4天,前4次剂量为1.0 m L/kg,第5次剂量为1.35 m L/kg,共注射20次。对照组采用同样方法只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每注射4次后分别对实验组兔7只和正常对照组兔2只做螺旋CT灌注扫描,分析灌注参数,同时做相应的病理学观察,将二者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注药4次末,兔血清ALT及AST明显高于注药前,注药8次末,兔血清ALT及AST最高,之后兔血清ALT及AST轻度减低,注药前后兔血清ALT及AST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ALB)水平变化不明显,仅在注药16次末后,ALB水平稍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肝脏灌注参数正常,实验组从注药4次开始,HAP呈上升趋势,但注药4次末及注药8次末,实验组及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注药12次末后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PP、HBF及HBV呈下降趋势,MTT逐渐延长,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兔血清ALT及AST的升高,HAP逐渐升高,MTT逐渐延长,而HPP、HBF及HBV逐渐减低。实验组肝小叶正常结构破坏,肝实质被纤维组织分割成大小不一、圆形或近圆形结节(假小叶),间隔较窄,炎症轻,结节边界尚整齐;汇管区内门脉小支扩张,壁增厚。对照组肝小叶结构规整,肝板排列有序,汇管区无扩大,其内个别炎细胞浸润,肝小叶内偶见点灶状坏死。结论:全肝CT灌注功能成像可为早期肝硬化的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将灌注征象与病理学变化结合有利于肝硬化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5.
臭柏异形叶解剖结构及其抗旱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成熟臭柏(Sabina vulgaris)为试验材料,使用徒手切片法观测臭柏鳞叶和刺叶的解剖结构,分析叶片解剖结构与其抗旱适应的关系,以揭示臭柏异形叶机制的生态意义,为臭柏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恢复与重建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鳞叶角质层厚度极显著大于刺叶,而近轴面和远轴面的表皮系统厚度均极显著小于刺叶,说明鳞叶主要通过较厚的角质层防止水分散失,而刺叶主要通过较厚的整个表皮系统来保持水分。(2)鳞叶的气孔开张比、气孔开张度、气孔长度和宽度均极显著大于刺叶,而气孔密度极显著小于刺叶,说明鳞叶较耐旱,刺叶依赖较大的气孔密度和灵敏的气孔关闭来应对干旱胁迫。(3)鳞叶和刺叶的叶片厚度和主脉厚度无显著差异,但鳞叶的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海、叶片组织紧密度和树脂道面积均显著或极显著大于刺叶,木质部厚度、木/维和叶片组织疏松度均极显著小于刺叶,说明鳞叶可通过较大的栅/海、紧密的叶片结构来适应干旱,而刺叶通过增强输导组织来应对干旱。研究认为,鳞叶忍耐干早能力较强,而相对鳞叶来说,刺叶主要通过逃避的方式来应对干旱。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结合吉非替尼片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航天中心医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治疗的EGFR阳性晚期NSCLC患者62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实验组给予艾迪注射液联合吉非替尼片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吉非替尼片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存活率。结果:实验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疼痛减轻率、睡眠质量改善率和饮食改善率较对照组升高(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发现实验组28例存活,对照组22例存活,实验组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吉非替尼片较单纯应用吉非替尼片治疗EGFR阳性晚期NSCLC的疗效更好,能够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和饮食状况,减轻疼痛,用药安全性较好,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8.
在大自然的碳素循环中,真菌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对某些复杂的碳化物,如纤維素、木貭素等的分解。因此,有人称“真菌是大自然的清道夫”,这并不是沒有道理的。多种真菌都能分解纤維素,Siu(1951)认为曲霉属(Aspergillus)、毛壳菌属(Chaetomium)、黑鏈霉属(Memoniella)、漆斑菌属(Myrothecium)、粪壳菌属(Sordaria)、黑葡萄状穗霉属(Stachybotrys)及木霉属(Trichoderma)等分解棉纤維素的能力都相当強。关于木霉分解纤維素的問題,前人(Heukelekian等,1925;Ishimaru等,1952;Norman,  相似文献   
9.
我们对U23细菌溶解酶[1]溶解细菌细胞壁的产物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证明这是一种属于糖苷酶类型的细菌溶解酶。该酶不溶解几丁质。分子量27,000,等电点pH11.3。酶的结晶具有类似于蛋清溶菌酶结晶的多形性质,因结晶条件不同,获得三种不同形状的酶结晶。  相似文献   
10.
弟集性酵母融合株MWF29的啤酒酿造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