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贮藏番茄的气体中,氧分压低于1%时,产生生理损伤。在13—27℃的温度下,7%的氧分压是不能抑制番茄后熟的临界值。在12—14℃的温度下,2—4%的氧分压是长期贮藏番茄的最适条件,可以推迟呼吸高峰的到来。氧分压高到40—50%有一定的催熟作用。乙烯利在27℃和氧分压为0—1%的条件下,没有催熟作用。当氧分压高于2%时,有催熟作用,并可诱导呼吸高峰的提前出现。适当浓度的 CO_2对番茄的后熟有抑制作用,浓度过大则产生毒害作用。CO_2抑制后熟的作用和对番茄的毒害作用与 O_2分压有拮抗。在一定浓度的 CO_2条件下,提高氧分压可减弱CO_2对后熟的抑制和减轻 CO_2对番茄的生理毒害。  相似文献   
2.
植物离体根的光形态建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光抑制许多种植物离体根的延长生长,在 White 培养基中增添肌醇和蔗糖能改善其发育。连续白光可诱导黄瓜等植物离体根变绿、进行缓慢的叶绿素 a 和 b 以及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叶绿体发生于中柱内的小型薄壁细胞中,在造粉休中逐渐形成:淀粉粒逐渐消失,被充满质体内的层膜系统取代,形成与叶肉细胞不同的、大量类囊体垛叠的基粒。绿色离体根短粗,有光合自养能力,鲜重及干重均大于黑暗对照。离体根的光形态建成受除草剂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3.
4.
桃子的贮藏保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1968年,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们在北京市崇文区菜站的工人和干部的协作下,就菜站原有的贮藏条件,采用了大型塑料聚乙烯薄膜(厚度0.23毫米)袋的密闭包装,配合着适当范围的温度,并调节袋内空气的氧与二氧化碳分压,用这种空气调节的措施有效地延长了番茄的贮藏期  相似文献   
6.
高等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问题,通常研究的主要是富含糖分的汁液在筛管中的大量流动。衰老叶片中细胞内含物的彻底转移,由于涉及不少含多种元素的复杂有机物,也应是有机物运输中值得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不仅是因为它在理论上与运输的其它方面有密切牵连,而且在生产上也有它的现实意义。行将收获籽粒的小麦、玉米。其茎叶在衰退过程中细胞内含物能否彻底地转移,会显著地影响籽粒的产量与品质。本文在葱属、小麦等衰老叶鞘中,以核物质的变动为主要指标,按照原生质解体与撤退的顺序作了系统的观察。试验结果充实了我们过去提出的建议:衰老叶片中细胞内含物的彻底转移,是靠局部解体的原生质自身的胞间运动,原生质于是大量汇集到叶脉的维管束,再从中向外转移,由于来不及撤离出去,它时常入侵导管。原生质的局部解体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胞核的解体与核物质的释放及其向维管束转移过程中状况的逐渐改变。植物枯竭叶片中时常出现的大量钙盐结晶就是原生质解体时遗留下来的后果。不仅衰老组织中物质的转移是靠原生质的胞间运动,过去的工作表明,就是急剧生长的幼嫩组织也出现原生质的胞间运动。高等植物原生质的胞间运动可以看作是细胞运动因有胞壁阻隔而表现的形式。正是象生物界广泛出现的造形运动一样,高等植物细胞原生质只有从原属的衰老器官靠自己的运动才能转移到新生部位,而淀粉等储藏物质则必需降解到糖才能随汁液运输。因此,我们提出建议:筛管运输既有迅速的汁液集体流动,也有缓慢的原生质移动。根据已有的证据。许多生物的各种原生质运动,不论是它全身的运动,还是内部透明质的流动,都可能是具有ATP酶活性的收缩蛋白来推动的。因此,这两种筛管运输也可能是靠收缩蛋白在与原生质结构的不同结合下进行。叶片由大量汁液输出为主的运输完全转到原生质自身的撤退,关键就在于它衰老到不能恢复的状态,这可能和衰老叶片胞核解体的出现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浓度为2ppm的生长素和10ppm的激动素对苘麻愈伤组织细胞初生壁上微丝排列的影响。经激素处理后,分别在24、48和72小时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发现:经生长素处理24小时的细胞,壁上纤丝较对照的长,相互交叉;48和72小时后纤丝增长加多,形成一松散网状结构。经激动素处理的细胞,壁上纤丝较粗,48小时后部分细胞出现有方向性地成束状排列,同时细胞开始延长,继而纤丝密集成环状,及至72小时,这些细胞分化发育成为环纹或螺纹导管细胞。在透射电镜下也观察到激素处理后在未分化的细胞中壁上微纤丝排列也发生变化。本实验结果表明,苘麻愈伤组织细胞壁上微丝的排列方向可以被某一定浓度的植物激素所改变。浓度为10ppm的激动素可诱使苘麻愈伤组织细胞壁微丝沉积方位的改变,从而导致细胞分化成导管细胞。因此,有理由认为,植物细胞的分化可能与植物激素控制着壁上微丝沉积的方位也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