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篇
  202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摘要 目的:探究虚拟导航支气管镜联合EBUS-GS技术在直径≤2 cm的肺外周结节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2年5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140例直径≤2 cm的肺外周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支气管镜技术进行诊断,实验组使用虚拟导航支气管镜联合EBUS-GS技术进行诊断,并进行随访实验。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可视率、操作时间、诊断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中的病灶位置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病变大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可视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支气管镜操作总时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探及病灶位置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中恶性病变的诊断率为89.74%,良性肺结节的诊断率为83.87%,而对照组恶性病变的诊断率为60%,良性结节的诊断率为50%,两组间病变性质的良性和恶性诊断率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86%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虚拟导航支气管镜联合EBUS-GS技术是一种可行且有效的方法,可用于直径≤2 cm的肺外周结节的诊断。该技术既可提高诊断准确性,又可减少不必要的切除手术,对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