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多效唑对绿豆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绿豆高产栽培技术,我们进行了多效唑对绿豆经济性状及产量影响的试验。绿豆(Phaseolus radiatus)品种中绿1号(V_(?)1973)和当地品种,试验分药效组、喷用浓度组和喷用时期组。于1988年8月3日秋播,30×20cm密度,定苗3株/穴。9月7日进行浓度试验,9月1,7,13日喷药,然后观察不同发育期喷  相似文献   
2.
几个粳稻品种抗白背飞虱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肖英方  杜正文 《昆虫学报》1989,32(3):286-292
本研究用苗期群体鉴定法对若干水稻品种进行了抗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比较测定,并探讨籼、粳稻品种抗性差异和粳稻抗性性质.结果指出:在供试“80079”,“中国91”、“盐粳2号”等粳稻品种上,白背飞虱生物学表现明显不同.粳稻抗性可分两类:(1)“80079”对白背飞虱取食、生存、发育没有抗生作用,对种群为害还表现有耐虫性;(2)“中国91”、“盐粳2号”对白背飞虱取食、生存、发育没有抗生作用,但却有一定的拒产卵机制,对种群为害还兼有耐虫性,从而能有效地抑制白背飞虱种群的建立.  相似文献   
3.
褐飞虱生物型特异性蛋白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方继朝  杜正文 《昆虫学报》1996,39(3):330-332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Y病毒组病毒高产量提取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报道了高产量提取芜菁花叶病毒(TuMV)、莴苣花叶病毒(LMV)、芋花叶病毒(DMV)和大豆花叶病毒(SMV)的提取方法。本方法通过使用高盐浓度的磷酸盐缓冲液以及在缓冲液中加入氯化镁和脲,并用TritonX-100作为澄清剂,替代常规使用的氯仿和正丁醇,成功的提取到了大量病毒粒子,上述四种病毒提取的得率分别是TuMV为173.3mg/kg病叶,LMV为96mg/kg病叶,SMV为199.2mg/kg病叶,DMV为176.6mg/kg病叶。  相似文献   
5.
葱兰黄化病病原类菌原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葱兰为石蒜科(Amaryllidaceae)草本植物,是一种在我国各地普遍栽培的多年生观赏花卉.葱兰黄化病是1992年在杭州发现的一种新病害,该病对葱兰的生长和观赏价值有严重影响.罹病株(丛)最初表现为深红色斑点,逐渐扩大为鲜红色条斑或斑块并转为亮黄色,最后整株叶片大部分转为鲜艳的黄色,呈现典型的系统侵染.发病1—2月后整株(丛)地上部分枯死.发病一般始于早春(3月上旬),春末夏初有一个发病高峰期;秋末有另一个发病期,但病状较轻;感染株有恢复现象,即在下一个生长季能从地下部分重新生长出叶片,但病株叶片明显细小,有丛簇现象,病株开花少且花期短.作者从1992年春起,对该病害进行了病原分离、生物学测定和病组织超薄切片电镜检查,发现该病害可能与类菌原体有关,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样品感病植株分别于1992年4月采自浙江农业大学校园和1992年6月采自杭州花圃,用盆栽保存于防虫温室中,同时采取健株作为对照.1.2 用病株分离病原和接种  相似文献   
6.
微波辐射在制做冰冻切片的应用胡海霞,熊正文,李春光,谷化平(中国人解放军第251医院病理科,张家口075000)近年来微波辐射(microrwaveirradiatior,MWI)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常规石蜡切片的制做和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领域,...  相似文献   
7.
1991年以来,我们开展了利用血液中的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染色显示微血管的系列应用研究,取得了一些结果。 1.方法建立:利用血细胞和它释放到血浆中的内源性过氧化物酶,与底物液中的联苯胺反应产生一种不溶于水,酒精和二甲苯等有机溶剂的联苯胺棕沉淀,将血管显示出来,当金属镍离子存在时可增强其敏感性。由于该酶存在于血细胞和血浆中,故可根据微血管的数量和颜色深浅定量或半定量地判定组织器官活体时的血液循环状况。  相似文献   
8.
我国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及其保护和修复工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正逐渐开展,需要系统的学科理论支撑,景观生态学作为地理学和生态学的交叉科学,能够以其宏观空间理论和技术体系满足这一需求。本文将景观生态学作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的支撑学科,首先,明确了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是镶嵌的异质景观、具有景观的所有特征并遵循景观生态学原理;其次,阐述了景观生态建设理论如何应用于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的规划和评价;最后,总结景观生态建设研究的新趋势,提出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并论述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如何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广阔的研究空间。景观生态学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实践相结合,将为实现我国乃至全球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极为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PNA(花生凝集素)为探针,应用ABC亲和组化技术,对69例原发不育症患者的子宫内膜PNA受体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原发不育症子宫内膜的增生期、分泌期PNA受体的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年龄相似、有生育史的对照组子宫内膜的阳性率.不育症子宫内膜分泌欠佳的PNA受体阳性率显著低于不育症分泌期不同时期子宫内膜的阳性率.提示,这种差异可能与雌孕激素对两组子宫内膜作用水平的不同引起.  相似文献   
10.
<正> 综合防治在病虫害的治理方面,愈来愈起着明显的作用。随着综合防治实践的不断深入发展,对综合防治的认识也必将获得进一步提高。现结合我省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问题,拟从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综合防治的概念和标准 综合防治的概念应是通过各种措施,从而达到压低害虫的基数,把病虫危害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阀值以下。在经济上,获取最大的收效,并无副作用出现。所以综合防治与非综合防治是有严格区别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