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首报宛氏拟青霉引起肺部感染的真菌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报一例由宛氏拟青霉引起肺部感染的真菌学鉴定。从患者痰和肺泡洗液中分离得到的这株宛氏拟青霉(GN8710)主要特征有:①本菌于察氏、沙堡氏培养基中26℃生长良好。②培养物镜检可见分生孢子梗上生出单个瓶梗或多个瓶梗形成帚状枝,瓶梗细长着生卵圆形孢子,形成长链。③培养早期菌丝可产生球形巨孢子。本菌可引起条件性致病。  相似文献   
2.
锰矿修复区植物生态系统自由能与化学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热力学理论建立了生态系统Gibbs自由能方程,用以计算湘潭锰矿生态修复区植被系统的自由能(G)和物种化学势(μ)。生态修复区(及对照区)以泡桐(Paulownia fortunei)和栾树(Koelreuteria bipinnata)作为建群植物,总面积为4 hm~2,修复区泡桐和栾树的根际施用了含有自试验点废弃矿渣中筛选出的耐性菌株的有机菌肥,目的是为植物生长提供必要养分和降低根际土壤重金属毒性,对照区泡桐和栾树的根际施用了等量的化肥。泡桐和栾树种植后5 a期间,修复区与对照区均自然萌发生长了许多本土植物种类。试验结果表明,修复区植物种类数达到48,为对照区的3.7倍;修复区的总生物量、锰吸收量分别达到23324 kg/hm~2和4280 g/hm~2,为对照区对应值的20.6和2.6倍;修复区系统自由能G远远大于对照区的值,说明有机菌肥具有显著的改良污染土壤根际环境的效果。修复区和对照区植物种类之间的化学势μ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1),μ值差异范围分别为-3.79—6.76和-3.42—3.59,该一差异反映不同物种适应和修复锰污染环境的能力。G和μ值包含了生态系统生产力、生物多样性,植物种类生长势、重金属富集能力、生态学行为等综合信息,能反映生态系统与立地环境的关系和修复植物的生态学特性,可作为重金属污染区植被修复效果评价和修复植物筛选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注射用丹酚酸A抗肝纤维化的作用,为丹酚酸A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CCl4体外诱导肝细胞损伤,观察丹酚酸A对肝细胞活性及其细胞培养上清液ALT、AST、LDH水平和细胞裂解液中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另采用皮下注射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丹酚酸A对肝纤维化大鼠血清LN、HA、SOD和MDA含量的影响以及肝脏组织病理改变情况。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丹酚酸A高、低剂量组和Vit E组的细胞存活率显著提高(P <0.01),丹酚酸A高剂量组ALT、AST和LDH活性显著降低(P <0.01),丹酚酸A高剂量组和Vit E组SOD活性明显升高(P <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 <0.05);体内试验发现,与模型对照组比,丹酚酸A高剂量组纤维化大鼠的血清LN和HA水平显著降低(P <0.05),高、低剂量组SOD活性显著升高(P <0.05, P <0.01),MDA含量显著降低(P <0.01, P <0.05),并能改善肝脏病理形态。结论注射用丹酚酸A可通过抗脂质过氧化作用,起到保护肝细胞,减轻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褐色脂肪细胞通过其线粒体内膜解偶联蛋白(uncoupling protein 1,UCP1)的解偶联作用,将能量以热量的形式释放出来,在维持机体的能量代谢平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存在于皮下脂肪组织中的某些白色脂肪细胞也能够诱导UCP1的高表达,这种现象被称为"米色化"。miRNAs是一种小的非编码RNA,可通过直接降解mRNA或抑制其翻译来调控靶基因的表达,参与了多种生物学过程。miRNAs通过对褐色脂肪细胞分化和产热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在褐色脂肪细胞的分化和功能维持上起了重要作用。同时,研究也发现了某些miRNAs在白色脂肪细胞的米色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对miRNAs在褐色脂肪细胞的分化调控、功能维持以及在白色脂肪细胞米色化中的作用和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银杏达莫联合通痹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素-1(ET-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8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2例每组。对照组使用通痹胶囊完成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银杏达莫完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ST段下移程度、血清IL-1β、TNF-α、ET-1、MMP-9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86%(39/42)比66.67%(28/42)](P0.05);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ST段下移程度、血清IL-1β、TNF-α、ET-1、MMP-9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联合通痹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提高临床疗效,可能与其显著降低患者血清IL-1β、TNF-α、ET-1、MMP-9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福建地区小叶买麻藤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13条ISSR引物对福建地区小叶买麻藤11个种群共211个样本进行了种群遗传多样性检测。结果表明:(1)小叶买麻藤在物种水平上遗传多样性较高而在种群水平上较低,揭示该物种具有较强的生存、适应、发展潜力,但其种群遗传多样性已经受到生境片段化及人为活动的影响;(2)小叶买麻藤的遗传分化在裸子植物中处于中等水平,选择和基因流对种群遗传分化的作用大于遗传漂变的作用;(3)小叶买麻藤种群退化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影响的时间较短,尚未表现出种群遗传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104名武汉地区儿童乙肝病毒基因亚型感染调查结果显示:男性亚型Ⅰ感染率高于女性,而女性亚型Ⅱ感染明显高于男性。血清学标志物,俗称两对半,为大三阳时,病毒亚型Ⅰ感染远高于亚型Ⅱ(<0.01)。而小三阳中亚型Ⅱ感染率远高于亚型Ⅰ(<0.05)。说明乙肝病毒亚型易感性可能存在性别差异,不同HBV亚型感染与特定血清学模式形成有关。不同乙肝基因亚型的S基因,C基因、P基因、X基因等碱基序列差异和其相互作用,可能是形成血清两对半模式多样性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8.
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属于全球极度濒危物种,也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对中华穿山甲的非法捕杀曾导致其种群数量锐减。但是,近年来相关研究报道较少,穿山甲分布状况不明,极大地制约了对该物种的有效保护。搜集了近年来国内中华穿山甲的救护记录和救护新闻,甄别出67个记录分布点,利用最大熵模型软件(MaxEnt)进行因子筛选,结果表明最冷季度降水量、人口密度、年降水量、坡度、坡向、海拔等6个环境变量是与中华穿山甲分布显著相关的影响因子。基于6个主导环境变量构建的MaxEnt模型AUC平均值为0.961±0.014,预测结果达到极好标准。刀切法(Jackknife)表明,其中最冷季度降水量、年降水量、人口密度和海拔是影响中华穿山甲分布的主要因素。中华穿山甲适宜生境(出现概率大于0.498)具有以下特点:最冷季度降水量141.22-439.46 mm,年降水量1471.67-2386.56 mm,人口密度≥390人/km2,海拔<316.98 m。该模型预测中华穿山甲在我国的潜在分布适宜区主要位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总面积约为74.27×104 km2,占国土面积的7.73%,主要集中在江西、广东、湖南和广西省,面积分别占该区域的97.58%,89.65%,76.90%和73.08%;其次是浙江、福建、台湾和安徽省。湖北、江苏、四川、云南、贵州等省份也有中华穿山甲的零星分布。湖北东南部、江苏南部、浙江西南部和福建西北部等与江西接壤的区域也是中华穿山甲的重要潜在分布适宜区。明确中华穿山甲的潜在分布适宜区,可为该物种的种群保护和栖息地管理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监测VEGF反义核酸对兔颌面部VX2肿瘤放疗后的影响。方法:24只颌面部VX2荷瘤兔模型随机分4组:放疗组(A组):给予16Gy放疗;VEGF反义核酸治疗组(B组):肿瘤局部注入VEGF反义核酸150μg;VEGF反义核酸联合放疗组(C组):16Gy放疗后立即局部肿瘤内注射VEGF反义核酸150μg;对照组(D组):肿瘤内注射300μl5%葡萄糖水溶液。治疗后第3天、14天分别行DCE-MRI检查,计算MER(Maximal enhancement ratio,最大强化率)及SLE(Slope of enhancement,强化率斜率)值,14天处死动物行病理检查和VEGF免疫组化染色。结果:C组治疗后14天肿瘤体积明显缩小,与治疗前和治疗后三天及其它组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ER值降低和SLE值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切片显示肿瘤细胞水肿、出血,坏死,血管壁增厚闭塞,VEGF免疫阳性表达下降,经IHS评分与A...  相似文献   
10.
蛋白质药物口服给药系统因其给药方便、顺应性好,逐渐成为一种最有前景的给药方式.从提高蛋白质药物生物利用度入手,综述采用结构修饰、吸收促进剂、酶抑制剂、结肠定位释药、脉冲式药物给药系统和受体介导靶向载体系统等方式,均可大大提高蛋白质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和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