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0 毫秒
1
1.
自从我们在1951年9月6日首次在广州采集到恙虫病的传染媒介“地里恙螨”蚴以后,对广东的恙螨调查研究已经陆续地展开。1952年,甘怀杰氏等在广州市较有系统地调查了恙虫病的流行因素,共检查了老鼠1,238只,采集到恙螨蚴62,504只,分隶于4个属,共5种。1955年,陈心陶、徐秉锟二氏描述了中国恙虫(螨)蚴12种,包括1新属、6新种及2新变种;连同我国台湾省早已发现的6种,共18种。 我们在1952年及1956年曾在广东采集到两种恙螨蚴,我们认为是文献上未曾记  相似文献   
2.
Trombiculidae 螨类的中文命名,通称做恙螨或恙虫,是因袭日本恙虫病(Tsutsugamushidisease)的名称而来的。但是,根据许多日本学者的意见,“恙”字的来源系出于我国“别来无恙”的古话。然而若就字义来说,恙字的解释比较广泛,并非专指小虫而言:虫字在我国古书中,则是动物的统称。另外,有不少中外学者认为日本所发现的恙虫,就是我国古代岭南地区的沙虱。后一名辞,源出于我国,字义比较确切,而又得到了普遍的公认,故以其命名,比较合适。因此,建议应改以沙虱命名。为了在系统分类上与头虱和体虱等有别,拟称之谓“沙螨”或“(沙虫)螨”,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1957年12月15日,从一种野鼠(同年11月中旬,在广东省新会县古井镇采集)的耳壳内发现了一种恙螨蚴。根据Audy及Nadehatram二氏(1957)的文献,本种是属屠恙螨属(Genus Traubacarus Audy et Nadchatram,1957)的一个新种。本属恙螨蚴为寄生在鼠类鼻腔内的种类,我们在1958年9月14日,也从一种野鼠(同年8月中旬古井镇采集)的鼻腔内采集到3个同样的恙螨蚴,本文即根据这4个已饱食的恙螨蚴进行描述、讨论、定名。本属恙螨蚴的发现,是国内首次记载。  相似文献   
4.
我们在1957年12月20日,从板齿鼠(11月中旬在广东省新会县古井镇采集)的耳壳内发现两种恙螨蚴,是属于华恙螨亚属(Subgenus Walchia)的,经与徐荫祺等增补的Womersley的检索表查对,我们认为这两种恙螨蚴都是未曾记载过的种类。  相似文献   
5.
作者等从一种野鼠(已鉴定这“板齿鼠”Bandicota nemorivaga)的耳壳及鼻腔内,发现中华屠恙螨(Traubacarus sinensis Liang et Huang,1959)蚴的同时,曾在同批板齿鼠(1958年8月中旬,在广东省新会县古井镇采集)的鼻腔内又采集到两种恙螨蚴,经与文献查对后,其中的一种和短脚屠恙螨(Traubacarus brachypus Audy et Nadchatram,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