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明确江西水稻种植区稻巨座壳菌(稻瘟病病菌)的年际变化规律,本研究采用7个中国鉴别寄主与30个单基因鉴别品系两套鉴别寄主分别鉴定分析了2006-2018年间从江西37个水稻主要种植县市分离的1 161个稻瘟病单孢菌的生理小种、致病力、致病类型与无毒基因型等。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稻瘟病菌可以分成7群49个生理小种,其中ZA、ZB、ZC群为优势种群,ZB13为优势小种,出现频率为18.00%,以毒性较强的强致病力菌株为主;江西稻瘟病菌在生理小种构成、优势小种、致病力年际变化方面均具有3-5年的周期性;江西历年稻瘟病菌的致病类型较为丰富且存在年度差异,菌株致病类型占各年度总菌株数的82.79%-98.21%,优势致病型菌株占当年总菌株的3.57%-5.77%;历年稻瘟病菌的无毒基因个数为24-29个,其中Avr-PiztAvr-Piz5Avr-PikAvr-Pik(C)在历年供试菌株中出现频率较高,说明与之相对应的抗瘟基因在江西抗病育种与抗性品种布局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柑橘炭疽病病原菌的形态与分子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炭疽病是柑橘的主要真菌性病害之一。2007年春,广东省德庆县名优柑橘品种贡柑炭疽病暴发流行。为了明确该县及广东省其他地区柑橘炭疽病菌的种类,为防治提供依据,对采集自广东省6个地区柑橘属10个栽培品种上的炭疽病样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共获得柑橘炭疽病菌单孢菌株75株,对其中10株代表性的菌株进行了种类鉴定。通过培养性状和形态学特征观测、核糖体DNA(rDNA)内转录间区(ITS)序列分析、ITS区特异性引物PCR检测和系统发育关系比较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10个柑橘炭疽病菌菌株均为盘长孢状刺盘孢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未发现国际上其他国家报道的严重危害柑橘花器和幼果部位的柑橘花后落果病病原菌——尖刺盘孢C.acutatum。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