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西南地区奥陶纪珠角石类的新材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贵州、四川和云南一带奥陶纪地层分布广泛,含有丰富的笔石、三叶虫、头足类和腕足类等化石,其中头足类以内角石类和直角石类十分繁盛为主要特征。珠角石类则十分稀少。瑞德(Reed,1917)曾将云南施甸的一块标本鉴定为珠角石Actinoceras cf.bigsbyi Bronn.由于标本保存很差,是否确属珠角石,尚有存疑。俞建章、郭鸿俊(1951)曾记述过四川酉阳一种Ormoceras suanpanoides(Grabau),但层位不十分肯定。陈均远(1974)发表了贵州湄潭等地一个珠角石新属种Meitanoceras subglobosum,嗣后,笔者(1978)也描述了一个新种Meitanoceraszhenganense。此外,在中南地区奥陶纪地层中也有极个别珠角石类的发现,如湖北兴山县产有Armenoceras coulingi(Grabau)。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广东海相下侏罗统(里阿斯统)的发现和建立,在华南区中生代地史上具有崭新的意义。关于这方面的工作孙云铸等曾在1960年《南岭粤中里阿斯统地层的划分和对比》一文中总结了。对该区早侏罗世金鸡煤系(金鸡群)的时代、沉积和对比,从各方面做了一些论述,同时从菊石群、沉积旋回及地壳运动的研究,把开恩地区金鸡、圣堂和水楼三个地方的早侏罗世地层(金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