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西南干旱河谷是分布于我国亚热带横断山区的隐域性河谷景观, 其环境受季风气候、岭-谷地形环境和人类开发活动的共同影响。适应于季节性干旱和垂直气候分异, 干旱河谷具有独特的植被和丰富的物种多样性资源。在过去几十年中, 干旱河谷的气候变化以增温为一致特征, 同时经历着广泛的人类活动干扰, 特别是道路建设、水利工程、矿山开发和城镇化驱动的土地利用变化, 造成了普遍的植被破坏、生境退化和生物入侵, 给乡土植物多样性资源和生态系统稳定性带来了严重威胁, 然而至今对干旱河谷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仍基本属于空白。因此, 建议及时建立干旱河谷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 因地制宜采取退化植被修复、立体农业规划、特色植物资源利用和风景旅游开发等措施, 以维持干旱河谷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 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政策, 以保障西南生态屏障的生态安全和生态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2.
生态交错带变化最显著的是物种组成和植被结构, 然而植物群落与土壤养分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两个系统。前期利用植物物种多样性变化趋势测定出退耕还林政策驱动下, 退耕撂荒地-云南松林(Pinus yunnanensis Franch)交错带宽度约9 m。假设利用土壤养分变化与前期利用植物物种多样性变化测定出的生态交错带宽度和类型一致。为验证此假设, 选取滇西北维西县永春乡退耕还林政策下形成的退耕撂荒地-云南松林交错带为研究对象, 测定其土壤养分变化趋势, 并利用移动窗口法进行交错带位置和宽度的测定。结果表明: (1)相对于云南松林, 退耕撂荒地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质, 碱解氮, 速效钾, 速效磷)均显著偏低; (2)pH, 有机质, 碱解氮的变化趋势能更好的用于测定交错带的位置和宽度, 且SED指数优于PD指数; (3)最终测定农林生态交错带的宽度为11 m, 属于急变型交错带, 与前期利用植物多样性变化测定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3.
云南干热河谷植被与环境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地形地貌特征组合形成了典型的干热气候环境, 在云南省亚热带高原山地河谷下部发育了一类特有的植被类型, 即干热河谷植被。干热河谷植被具有非地带性和稀有性, 以及由土地利用变化为主的人为活动干扰导致的脆弱性。本文回顾了干热河谷植被的研究历史, 分别从干热河谷的植物群落学和植物区系学、干热河谷植被与土地的关系以及干热河谷植被保护与恢复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植物群落与区系研究主要集中于群落分类、植被分类、群落特征、人为干扰影响、区系特征、性质和起源; 植被与土地关系研究侧重于土壤特性、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土地退化及水土流失状况; 植被保护与恢复的热点在植被恢复目标、植被恢复功能区划、植被恢复引种及筛选及植被恢复效益评价研究。未来在这些区域应注重自然灾害及预防、水电工程建设对植被的影响及其响应等方面的研究, 深入开展大尺度植被时空格局的监测和动态服务功能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