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魔芋组培良种繁育技术体系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近年来魔芋组培良种繁育技术体系建设研究中的多项成果,主要魔芋组培原原种工厂化生产技术、种芋包衣技术、质量监控技术和大田栽培配套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研究方面的进展,为魔芋产业发展中成果的转化应用起到了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2.
珠芽是弥勒魔芋的一种重要营养繁殖器官。以弥勒魔芋为材料,通过形态学观察以及解剖学研究,揭示了弥勒魔芋珠芽形成过程中的一系列特征。结果显示:弥勒魔芋珠芽生长于植株叶柄分叉以及裂叶分叉处,由主干茎或主干叶柄表皮下的薄壁细胞重新获得分裂能力后分化而来。珠芽的发育过程可分为珠芽原基启动形成期,珠芽膨大期和珠芽成熟期。珠芽的生长终止于植株衰老倒伏。研究表明,弥勒魔芋的珠芽生长位点明显区别于其他常见植物,珠芽繁殖是魔芋适应生态环境的一种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3.
魔芋丛生芽诱导成苗及生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激素配方的1-9号培养基,探索了由魔芋丛生芽诱导试管苗的最佳培养基配方。试验结果表明:MS+6BA1.5 mg.L-1+NAA0.5 mg.L-1+IBA1.0 mg.L-1和MS+NAA1.0 mg.L-1+PP3331.0 mg.L-1两种培养基对于诱导出苗及生根效果最好,添加PP333不仅可加快出苗生根,还可促使试管苗矮壮。  相似文献   
4.
魔芋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的建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建立了以魔芋叶片中水溶性氨基酸为标识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品种不同部位的魔芋叶片具有相似的指纹图谱;同一品种、不同育龄的叶片及不同品种相应部位叶片的指纹图谱不同。为此,采用该指纹图谱库分析方法,可以鉴别不同品种、育龄的魔芋资源,为魔芋的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魔芋开放式组织培养技术初探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在培养基中添加抑菌剂,克服非灭菌条件下魔芋组织培养污染问题,可有效的简化步骤,降低生产成本。本试验对抑菌剂及其接种的条件进行筛选和优化,结果表明:抑菌剂H198在稀释400倍、培养基pH值5.5时抑菌效果及分化状况最优,接种需在相对洁净的接种室进行,培养容器以传统组培容器最适合。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魔芋试管苗移栽过程中死苗的原因,主要是由没有经过药剂消毒所致。研究了农用链霉素、多菌灵等农药对试管苗的消毒效果,结果表明:单一药剂处理以农用链霉素效果最好,25 d之内发病率为0,30 d内发病率低于5%;其次是多菌灵,15 d之内发病率低于5%,30之内低于15%;冠菌清有一定的效果,但在30 d之内发病率达到了29.2%;威尔达甲托和百菌清单独使用对试管苗病害的发生没有效果,比不用药剂处理发病率更高;综合药剂处理以百菌清+农用链霉素和冠菌清+农用链霉素效果最好,30 d之内发病率均低于5%;多菌灵+威尔达甲托很差,仅比对照低24.6%,30 d之内发病率达到了56.2%。  相似文献   
7.
魔芋DNA快速微量提取及其ISSR-PCR扩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魔芋属天南星科魔芋属草本植物,其组织富含多糖和多酚等次生物质,这类物质的存在不仅使DNA提取变得困难,还会影响下游的分子生物学操作.采用改进的提取方法,主要包括在2 mL Eppendorf离心管中液氮研磨,CTAB-SDS裂解细胞,β-巯基乙醇浓度从2%提高到5%和添加PVP抑制多酚氧化,缓冲液去多糖等步骤,成功的提取了魔芋鲜叶的高质量DNA,其A260/A280位于1.80~2.00之间,产率超过470 μg/g,ISSR-PCR扩增效果好.该方法具有快速、低廉、微量、稳定等特点,为深入研究魔芋资源遗传多样性、标记辅助育种和种芋纯度的鉴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