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生物异化还原作用是地球化学循环中的重要部分,其对环境污染物具有良好的治理作用。从湖南省石门县的土壤中分离出1株厌氧砷还原菌,通过16S rRNA分析为毛球菌属,命名为Trichococcus sp.CC328。菌落圆形,无色透明,短杆状革兰阴性菌,最适生长条件为p H 9,Na Cl浓度12-16 g/L。当As(V)的初始浓度为63mg/L时,24 h时细胞数目最多(18×108个/m L),48 h时砷还原率为83%;当Fe(III)的初始浓度为30 mg/L,72 h时还原率为37%。本研究是首次发现具有砷和铁还原能力的毛球菌,为土壤中砷的生物转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陆地农业生态系统丛枝菌根真菌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丛枝菌根真菌(AMF)是一种古老的、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土壤微生物,能与大部分陆生植物形成互惠互利的菌根共生体.在这种共生关系中,AMF从植物获取自身生长所需碳源的同时,帮助宿主吸收氮、磷等营养物质.AMF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促进植物生长、改善作物品质、提高植物抗逆性、稳定土壤结构、维护生态平衡和维持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总结了近几年来陆地农业生态系统AMF的研究进展,着重从我国陆地农业生态系统AMF物种多样性、AMF生物多样性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AMF多样性的因素等几个方面,综述了陆地农业生态系统AMF的物种多样性,并对以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四川黄龙沟兰科植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由于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中国兰科植物具有附生与地生种类数目大致相同的特点,同时是世界上地生兰科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因此,地生兰科植物的保护是中国兰科植物保护的重要内容,而确定多样性中心对制定就地保护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四川黄龙寺自然保护区内的黄龙沟长仅3.5km,海拔为3100–3569m。通过对沟内兰科植物种类、生境、居群状况以及繁殖情况等的综合调查,我们发现该地共有兰科植物19属30种。这些兰科植物生长于明显不同的两类生境:一是林分稀疏、透光性好的疏林或灌木丛,通常有钙华滩流贯穿其中,有20种兰科植物生长;二是林分较密、透光性差的针阔混交林或针叶林,无水流,只有10种兰科植物分布,包括黄龙沟内仅有的4种腐生兰。黄花杓兰(Cypripediumflavum)、西藏杓兰(C.tibeticum)、无苞杓兰(C.bardolphianum)、广布红门兰(Orchischusua)、二叶红门兰(O.diantha)及少花虾脊兰(Calanthedelavayi)等3属6个种,以其极高的数量及成片的分布组成黄龙沟兰科植物的主体。它们在种下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而且花期存在重叠与交替现象。如此多的地生兰聚集在一条狭窄的沟内,并且部分种类在沟内形成优势草本群落,这种现象无疑是十分罕见的。可以说黄龙沟是我国地生兰多样性中心之一。考虑到人为活动(旅游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