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10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前提,是人类记忆、思维、想象等一切智力活动的基础,也是学生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没有观察就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就把:“观察、观察、再观察”作为其科学研究的座右铭。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是生物科学基本研究方法之一。因此,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方面更有其独特的优势。本文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粗浅的看法。1 要使学生有明确的观察目的赞可夫教学论有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就是让学生明确教学目的,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这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主要方法之一。观察既然是…  相似文献   
2.
谈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求异思维就是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 ,突破原来知识圈的束缚的一种思维方法 ,主要是指想象、推测的过程。在生物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指导学生探索创新的思维方法 ,在探源索隐的过程中 ,进行创造性学习。1 创设问题情境 ,诱发求异思维兴趣在生物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层次 ,适时提出学生熟知但又一时解释不了的问题 ,造成学生认知冲突。这样就能创设直观而富有趣味的情境 ,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使之进入特定的学习状态。如讲到蛙捕食这一问题时 ,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进行质疑。提出…  相似文献   
3.
杨孝亮 《生物学杂志》2010,27(5):108-110,93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不论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认真备课对于保证其课堂讲授的效果,都有着直接的影响。旨从几个不同方面和大家一起探讨"新课标形势下如何才能备好课"问题。  相似文献   
4.
杨孝亮 《生物学杂志》2000,17(3):43-43,45
1 利用生物科学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一个人的创造力大小除受认知因素的影响外,还受个性的巨大影响。研究者认为:在早年时期进行冲动性、幻想性和独立性的灌输,又注意培养其有恒性和稳定性的个性特征将显著地影响一个人的创造性人格。在生物学教学中,利用生物科学史上一些伟大人物的动人故事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思想教育和思维启迪,将有利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形成,有利于对创造力的培养。如在讲“生物的进化”时,可以讲述达尔文敢于面对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特创论”,提出“人是由猿猴进化而来,而不是‘上帝’创造的”进化论,从而鼓励学生大胆质…  相似文献   
5.
结合课堂教学常规的"三点"、"五艺",加强生物学课堂教学改革,既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同时也适合当前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妥善地把"三点"、"五艺"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注意"三点"到位,强调点点明确,力求"五艺"形式灵活、多样,其课堂教学效果肯定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