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1985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迄今普遍使用的猫脑立体定位图谱(Jasper等,1954;Snider等,1961;布瑞希等,1973),都是以两外耳道中点的连线(耳间线)和眶下缘做为水平面的参考点。这种定位方法要用耳棒固定颅骨,必然刺破鼓膜损坏中耳结构,引起剧烈的疼痛,不适用于针麻原理的实验研究。而且它还需要特定的脑立体定位仪,价值昂贵,不利于普遍推广应用。鉴于上述原因,改用另外一种猫脑立体定位方法,也能基本上满足针麻原理实验工作的要求。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在清醒和肌肉麻痹的猫上,以单个电脉冲刺激“足三里”、“上巨虚”穴位可以在丘脑中央中核引导出短潜伏期(15—40ms)短串(2—4个锋电位)反应。这种反应不为镇痛药物(如芬太尼)所抑制。以8Hz 的连续电脉冲刺激腓深神经或桡深神经可使中央中核细胞放电持续增加,刺激过程中未出现适应现象。停刺激后,多数细胞有大约0.5min 的后作用,然后恢复到对照水平。4Hz 的电刺激也使中央中核细胞放电增加,但有时不如前者明显,而且后作用时间甚短。60Hz 的高频电刺激仅使中央中核在前0.5min 内放电增加,然后出现适应现象,放电频率降到对照水平。由此可见,低频刺激(4—8Hz)深部神经能够最有效地激活中央中核细胞。经电子计算机处理的脉冲密度直方图表明中央中核细胞放电与低频刺激脉冲有时间上的相关关系。中央中核细胞放电的多少与我们前文观察到的束旁核痛放电受抑制的程度似呈平行的关系,这再次表明中央中核在针刺镇痛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用清醒的肌肉麻痹的猫进行实验。观察到:以4Hz、8Hz 和60Hz 的电脉冲刺激中央中核,均可抑制束旁核的痛放电。频率为8Hz 的刺激能产生最强的抑制效应,4Hz 的效应稍差,60Hz 的最差。抑制的表现方式有二:(1)跟随着每个刺激脉冲出现痛放电的短暂遏制,遏制时间约为120ms,而且不随刺激强度的加强而相应延长。这种方式只有在低频刺激时才出现。(2)痛放电的整个时程缩短,高频和低频刺激时均可出现,特別是在使用高强度(5.4—8.5V)刺激时表现得更加明显。刺激丘脑中央中核与刺激外周深部神经或“穴位”,对束旁核痛放电有非常相似的抑制时程和适宜频率。此外,刺激中央中核选择性地抑制束旁核内痛敏细胞的活动,而不抑制非痛敏细胞的活动。实验结果提示我们:中央中核可能在远距离穴位镇痛机制中占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