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自然界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依赖的关系,人们了解这种关系,对于认识自然,保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无疑是有帮助的。本文从两个方面来介绍这种关系。食物链在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里,除了它的非生物组分外,至少还包括两个生物组成部分,即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我们知道,自养生物主要是  相似文献   
2.
叶子表面的适应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物的生长环境是各种各样的,从气候这个角度来看,有冷、有热,有干、有湿。因此,植物的生存随时都要受到干旱、低温和病虫害的威胁。为了适应不同环境,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相应的结构,而植物的表面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外界环境的各种不利因素,首先作用于叶子表面,一个植物种或品种的特性就能从叶表上表现出来。叶子表面的形成物叶子表面覆盖着的一层细胞叫表皮,由于不同环境因素的作用,叶子表皮形成物有很大  相似文献   
3.
中国植物学会1933年8月20日成立,标志着我国植物学工作者已团结起来,独立自主地从事祖国的植物学研究.为及时反映植物学研究成果,1934年《中国植物学杂志》创刊,1935年英文版《中国植物学汇报》也正式出版.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停刊时止,《中国植物学杂志》出版到4卷1期,《中国植物学汇报》出版到3卷1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中国植物学杂志》复刊.1951年由植物分类研究所编辑的《植物分类学报》出版,它是在抗日战争中停刊的《静生生物调查所汇报》、《国立北平研究院植物研究所丛刊》、《国立中英研究院植物学汇报》、《中国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植  相似文献   
4.
植物染色体分带技术是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细胞学新技术,可用于染色体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染色体组型分析、杂种的鉴定,实验植物分类学等方面。目前全国已有200多人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据粗略统计,已发表和即将发表的论文大约有130多篇,涉及到植物种和品种达800多个,初步改变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落后状态。  相似文献   
5.
中国植物学会主持的全国第二次挥发油成份研究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9月21—24日在贵阳召开。来自全国有关科研、教学及香料行业的代表共45人。会议收到了论文报告34篇。这些论文报告的内容充分显示了自1981年全国第一次挥发油成份研究讨论会以  相似文献   
6.
古代人就认识到土壤和它上面生长的植被的相互关系。16世纪德国人就注意到矿脉上的植被往往是异常的,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阻碍。含有金属的岩石发育成的土壤,由于重金属,如锌、铅、铜、镍和钴的污染,对植物都是极有害的。但这样的土壤却是一些特有植物群的适宜生长场所。这些植物形成了对某些金属元素的忍耐性。忍耐有毒金属的植物大多数忍耐金属的植物,叶子中常积累高浓度的金属元素,如镍、钴、铜和铅的浓度可占叶子干重的1%以上。在德国和比利时的边境附近,有一块“磷酸锌矿植物群”,它们是堇菜属的Viola calaminaria和开白花的遏蓝菜属的Thlaspi calaminaria。通过分析,它们的含锌量分别相当于叶子干重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植物学会五十五周年年会于1988年10月20日至23日在成都召开。参加会议正式代表340人,列席代表81人。大会收到原始论文摘要973篇,其中真菌学27篇,植物分类学188篇,植物形态学141篇,植物生殖生物学88篇,古植物学与孢粉学25篇,植物细胞生物学100篇,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85篇,植物生理学156篇,植物化学及资源96篇,植物引种驯化67篇,其它2篇。副理事长王伏雄先生主持大会,汤佩松理事长致开幕词,汤老总结了学会五年来的工作,展望了植物学的未来,指出21世纪是新兴生物学,如分子生物学、遗传工程、生物工程等大力发展和发挥作用的世纪,我国植物学要及早在这方面作好起步的准备,根据现时及今后一段时期的经济力量、人材的贮备,重点开拓少数几个有一定基础和人才的小  相似文献   
8.
第一届植物生殖生物学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10月27至11月2日在武汉举行。会议由中国植物学会植物生殖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主持。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共78名,来自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科研单位,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和农林院校。会议组织了几个专题报告。王伏雄教授作了《国内外植物生殖生物学研究的现状》  相似文献   
9.
10.
我国第一次自然保护区学术讨论会于1982年11月22日至30日在福建省建阳县召开,这是建国以来我国第一次多学科、综合性的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是由中国林业、植物、地理、生态、环境等学会筹备,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中国林学会主持召开的。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共130余人。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包括考察报告、背景材料)116篇。会议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参观考察了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第二阶段学术交流;第三阶段专题讨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