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1982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本文报道了中华大蟾蜍血淋巴细胞的培养及其在植物血球凝集素(PHA)的刺激下所引起的转化,并初步查明了转化的淋巴细胞的S期、G_2期所占时间。用氚标记放射自显影手段测定了细胞的转化率。用姐妹染色单体区分着色的方法决定细胞的分裂次数。实验结果表明,在新鲜血液中有0.1—0.2%的白细胞具有合成DNA的能力。培养3天后,淋巴细胞转化率为14.8%,第5天达48%。培养的第6天有6—10%为第2次分裂。在秋水仙素处理3小时的情况下,有丝分裂指数为7%,延长处理时间至10—15小时,则平均达10%。最高有丝分裂指数为29%。转化淋巴细胞的S期为16小时,G_2期为3小时。  相似文献   
2.
采用淋巴细胞培养的方法,分析了花背蟾蜍的核型,并与中华大蟾蜍进行了比较。与蟾蜍属的多数物种一样,花背蟾蜍的2n也是22,由6对大染色体和5对小染色体构成,各对染色体之间在形态上可以区分。花背蟾蜍与中华大蟾蜍在核型上有微小而又重要的差别,主要涉及核仁组织者的位置和第10染色体。应当特别指出的是,与蟾蜍属的其它物种不同,花背蟾蜍的NoR染色体是第4染色体。在分析正常核型的同时,还发现了自发畸变的有丝分裂相,畸变率约为1%。  相似文献   
3.
生物学通报1964年第5期,刊有李颖、张和岑、马虹新三同志的“植物的中柱类型”一文,系统地介绍了植物的中柱类型及其演化趋势,并且用我国的植物材料作为实例。我们阅读学习之后,获得不少教益,感觉到这一类的文章在植物学教学方面是很有意义的。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有些地方值得考虑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