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摘要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Sal B)对大鼠损伤后心肌修复的机制。方法:构建新生大鼠心肌细胞H9c2体外缺氧/复氧(H/R)模型,并分组为空白对照组、缺氧/复氧组(模型组)、缺氧/复氧+TNF-α表达质粒组(TNF-α组)和缺氧/复氧+Sal B处理组(Sal B组)。为检测细胞迁移实验,分组为对照组、模型组、H/R+DMSO+Vector组、H/R+Sal B+Vector组、H/R+DMSO+TNF-α组和H/R+Sal B+TNF-α组。通过MTT实验检测各组H9c2细胞活力;免疫荧光检测H9c2心肌细胞中TNF-α细胞表面受体TNFR-1和TNFR-2的表达水平;Western-blot和RT-qPCR检测TNF-α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以及血管生成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检测Sal B对缺氧/复氧处理的H9c2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H9c2心肌细胞的活力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Sal B组中H9c2心肌细胞的活力显著升高(P<0.05)。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H9c2心肌细胞质膜上TNFR-1和TNFR2均有表达。Western-blot和RT-qPCR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Sal B组中H9c2心肌细胞的TNF-α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TNF-α组H9c2心肌细胞的TNF-α、Ang-2和VEGF-1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Ang-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细胞迁移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H/R+DMSO+Vector组H9c2细胞迁移能力显著下降(P<0.01);与H/R组和H/R+DMSO+Vector组相比,H/R+Sal B+Vector组、H/R+DMSO+TNF-α组和H/R+Sal B+TNF-α组H9c2细胞迁移能力显著升高(P<0.05)。结论:Sal B能够通过上调TNF-α调控血管生成蛋白表达和促进H/R H9c2心肌细胞迁移,从而促进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小鼠胚胎心包内动脉心外膜的起源、形成及其所含细胞在心包内主、肺动脉管壁发育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方法 取胚龄E9.5—E16的小鼠胚胎石蜡包埋连续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提取及培养E13小鼠胚胎心包内主、肺动脉组织原代心外膜祖细胞,进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 E9.5—E10.5小鼠胚胎,心外膜逐渐形成并分布于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鼠胚胎心脏静脉端肺静脉α-横纹肌肌节肌动蛋白(α-SCA)、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特征,研究肺静脉起源及肺静脉心肌的形成。方法妊娠小鼠经乙醚麻醉,收集9—17天胎龄胚胎。对小鼠胚胎心脏进行石蜡连续切片,用抗α-SCA、抗α-SMA单克隆抗体对连续切片进行免疫组化PAP法染色。结果小鼠胚胎发育第11天,心背系膜内α-SCA、α-SMA表达皆阴性的内皮性肺静脉出现,肺静脉开口于原始房间隔左侧。小鼠胚胎发育第12天,肺静脉周围出现α-SCA、α-SMA阳性细胞。小鼠胚胎发育第12天以后,伴随肺静脉纵向延伸,α-SMA阳性细胞出现在肺静脉周围的间充质中,肺静脉周围α-SCA、α-SMA阳性细胞逐渐增多,在第12-13天之间增加最明显,小鼠胚胎发育至14、15d两种抗体表达至高峰。胚胎发育第16,17天,开口于左房发育渐成熟的肺静脉。α-SMA表达明显下降,α-SCA的表达还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肺静脉不在静脉窦中发育,肺静脉始基和内皮性肺静脉与原始心房或左心房直接连接;肺静脉心肌来源于周围邻近的间充质细胞。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