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1.
基于体细胞胚胎发生技术平台,利用携带pSuper1300+质粒,以潮霉素为筛选标记基因的农杆菌GV3101介导日本落叶松遗传转化,对植物受体材料生理状态、农杆菌浓度和浸染时间以及共培养时间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综合优化各影响因素,生长旺盛的日本落叶松胚性细胞,经浓度为0.4(OD600)的农杆菌浸染10min,共培养2d,再用含400mg/L的头孢霉素的液体培养基清洗脱菌,然后在含400mg/L的头孢霉素固体培养基上恢复培养,并置于含5mg/L潮霉素的固体培养基上多次筛选,最终共获得54个抗性细胞系,转化率平均为0.94个/g.PCR检测鉴定,所有抗性细胞系均为阳性转化体,并排除了农杆菌污染导致的假阳性.研究建立并优化了农杆菌介导的日本落叶松遗传转化技术,为进行遗传改良和基因功能鉴定提供有利平台.  相似文献   
2.
落叶松等针叶速生用材树种是北方工业人工林的主体树种,利用传统育种方法对落叶松进行遗传改良已不能满足现代林木遗传育种的需求.同时,由于其基因组庞大(大于15G),已知基因序列信息不足,成为植物界最难进行细胞工程、染色体工程、基因工程等分子育种及其品种创制的植物种.本文重点介绍了笔者研究组10多年来基于现代基因工程手段建立的农杆菌介导的落叶松遗传转化体系及花粉管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并介绍了利用转基因技术对落叶松进行快速定向培育及遗传改良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